预防病毒性肝炎,警惕病从口入

文 / 肝胆相照
2019-07-25 21:09
"

7月正式入夏,气温回升,各种夜宵美食,也开始回归。都说,在夏天,没有什么事情是大排档的一顿啤酒小烧烤解决不了的。但这看似万能的解压方式背后,其实却隐藏着极大的健康隐患。

夏季外出就餐,谨防甲型肝炎

夏季多发的传染性疾病除痢疾、伤寒、疟疾等常见疾病之外,病毒性肝炎也是其中之一,其中以经消化道传播的甲肝和戊肝最为常见。而甲肝是各种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

甲肝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粪-口传播),因摄入由甲肝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人群对甲肝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患甲肝后,人们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痛、小便黄和腹胀等不适。该病病程自限,预后良好,引起急性重症肝炎者极为少见。


预防病毒性肝炎,警惕病从口入


甲肝传播,警惕病从口入

1传播途径

甲肝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一般呈聚集性暴发。在夏季图饮食方便而外出就餐的人不在少数,殊不知忽略某些细节会容易感染甲肝。

2喝生水

喝生水是一种极不卫生的行为。随着天气热起来,一些运动过后的人为了贪图省事和凉快,就随便饮用生水。外出旅游的人,在外饮用生水的概率也较高。水源是甲肝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而且一般大规模的甲肝爆发,都是因为水源污染所致。

3吃路边摊、大排档

常吃卫生条件没有保障的大排档也极易染上甲肝。应尽量减少去大排档就餐,选择卫生条件相对较好的店面,菜肴选择上避免生食和凉拌菜,用餐尽量选用一次性的餐具。

4火锅食材未烫熟

不少人喜欢鲜嫩的口味,常常把食物在火锅里烫一下就吃,由于没有熟透,不能杀死甲肝病毒,留下极大致病隐患。为安全起见,吃火锅的食材一定要煮的久一点,以减少感染甲肝的概率。

5生吃海鲜

容易携带甲肝病毒的海产品有虾类、蟹类、牡蛎、毛蚶等,不少人因为生吃海鲜而感染上了甲肝。

海产品携带的甲肝病毒即使在100℃的高温下,也要4-5分钟才能消灭,所以生吃或仅用一般的开水涮的食用方式都易感染甲肝病毒。因此,食用海鲜务必烧熟煮透,并有所节制,以免惹祸上身。

“夏季预防甲肝”小贴士

1.保障食品安全,加强饮水消毒,不吃不洁食物,不饮用生水。食品要高温加热,一般情况下,加热100℃一分钟就可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如螺蛳、贝壳、螃蟹,尤其是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产品。

2.不要到没有卫生许可证,服务人员没有健康证,卫生设施不全的小型餐馆或路边流动摊贩处就餐。

3.注射甲肝疫苗,是直接有效预防甲肝的手段,甲肝疫苗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接种的疫苗之一,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甲肝的发生和爆发流行。提倡所有儿童接种疫苗,成人如需进入高危地区或接触高危人群应提前两周接种疫苗。

目前在国内使用的甲型肝炎疫苗可分为两种: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进口的甲型肝炎纯化灭活疫苗。

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价格较便宜,且只需接种一次;进口甲肝疫苗是灭活疫苗,需接种两次,接种完第一针后相隔6个月后还需接种第二针。

接种甲肝疫苗后8周左右便可产生抗体,抗体阳性率可达98%-100%,并有良好的免疫持久性,一般可持续5至10年;5至10年后补种一针,可以保持对甲肝病毒的免疫能力,获得长期的保护。(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www.igandan.com)

本文转载自“疫苗圈”,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肝胆资讯,免费咨询医生,请关注“肝胆相照一家人”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