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理疗之肝病的辩证论治

文 / 复活赛中医培训
2019-06-13 10:31
复活赛中医培训 传承千年中医教育文化

(一)肝气郁结证

主证;胸胁胀痛或串痛,情志抑郁。

次证:胸闷不舒,善太息,嗳气食少,月经不调,痛经,乳胀或结块,舌淡苔薄。脉弦。

辩证:肝主疏泄,调节情志,肝气郁结,情志不舒则情志抑郁,胸闷,善太息。肝经循胁,肝气不舒,气机不畅,经脉不利则胸胁胀满、串痛。肝郁气滞,气血不畅,冲任不调则月经紊乱、痛经、乳胀或结块。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方药:柴胡疏肝汤化裁

柴胡、枳壳、香附、元胡、郁金、川楝子、白芍、当归等。

(二)肝火上炎证

主证:胁肋灼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头痛眩晕。

次证:口苦口干,呕吐苦水,耳鸣耳聋,失寐或多梦,吐血衄血,溲赤便秘,舌边尖赤,苔黄糙,脉弦数有力。

辩证:本证多由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生火,气火上炎所致。临床常以情志失调和气火上攻头面部为临床特征。肝失条达,火热内扰,故急燥易怒,失寐多梦,肝火内炽,则胁肋灼痛,火性炎上,上扰清窍,则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肝热及胆,胆气上溢,则口苦,甚者呕吐苦水,火伤脉络,血热妄行,则吐血衄血,舌红苔黄糙,脉弦数有力均为肝火炽盛之征。

治法: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化裁

龙胆草、栀子、黄苓、柴胡、丹皮、草决明,菊花等。

(三)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证

主证:眩晕耳鸣,头胀而痛,头重脚轻,目睛干涩或夜盲,胁肋隐痛,肢麻筋挛,腰膝酸软。

次证:面部烘热或颧红,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辩证:因肝肾同源,故临床多因肾阴不足,而致肝阴不足,阴虚日久,虚热内生,终致阴虚阳亢之征。生理常态下,有赖于肾水之滋涵,以维持自身之阴阳平衡,若肾阴亏损,水不涵木,精不化血,可导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又情志不舒,肝郁化热,暗耗肝阴,亦可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肝开窍于目,主筋,肝阴不足,不能荣筋养目,故目睛干涩或夜盲,肢麻筋挛,肝肾阴虚,精血不能充于脑,故眩晕耳鸣。阴虚阳亢,气血上冲,则头胀而痛,头重脚轻,面烘热或颧红,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

方药:一贯煎化裁

地黄、白芍、枸杞、首乌、五味子、女真子、早莲草等。

(四)肝血虚证

主证:眩晕眼花,视物模糊,肢麻筋挛,爪甲不荣。

次证:面色无华,口唇淡白,耳鸣如蝉,失眠多梦,月经不调或经闭,量少色淡。舌淡。脉细。

辩证:本证多以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于血之濡养及全身血虚的病理现象为其临床特征。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故面色无华,口唇淡白,眩晕耳鸣;不能养目,则眼花,视物模糊;不能荣筋,则肢麻筋挛,爪甲不荣。肝血亏虚、,冲任不足,血海空虚,故月经不调或闭经,量少色淡。血虚不能安魂定志,则失眠多梦。舌淡、脉细均为血虚之征。

治法:养血柔肝或补血养肝

方药:补肝汤化裁

当归、熟地、首乌、阿胶、白芍、元肉,紫河车等。

(五)肝风内动证

本证成因甚多,但不外热邪亢盛之热极生风;肝阳亢逆之肝阳化风;阴血亏损之阴虚血虚出风及寒邪凝滞肝脉之肝脉拘急冷痛等证。

主证:头痛项强,眩晕神昏,抽搐痉挛,肢麻震颤,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逐。

辩证:多因素体阴虚,精血衰耗,失于滋养;或里有郁热,烦劳动火;或忧思恼怒,五志化火致肝阴耗损,亢阳无制,妄自升动,内风上冒,窍络闭塞,而见上述眩晕昏仆,瘛痤痉厥等症。

治法:治标--镇肝熄风,通络宣窍

治本--育阴潜阳,滋养肝肾

方药:治标--羚羊角汤化裁

天麻、勾藤、羚羊角、地龙、全蝎、僵蚕等。

治本--镇肝熄风汤化裁

生地、白芍、阿胶、女贞子、旱连草、龟板、鳖甲、牡蛎等。

内容摘自:peixun.fuhuosai.cn(复活赛中医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