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长这种“红点儿”是肝硬化、脂肪肝、肝功能障碍的信号!

文 / 百科名医
2018-06-10 23:12

健康科普,来看看【百科名医】吧!

皮肤,是人体与外界的一道防护墙,这道墙不仅可以帮着我们抵御外界侵害,还要反映内部“矛盾”。起疹子,起疙瘩,起红点儿,可能是外界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身体内部器官病态“混乱”的外在体现。今天,咱们就讲一下身上莫名其妙的起一些红色的出血点儿是怎么回事?

皮肤上长这种“红点儿”是肝硬化、脂肪肝、肝功能障碍的信号!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身上,胳膊上,腿上,甚至是手指头上会起一些小红点,不痛不痒,甚至没有任何征兆的就出现在那里。有些人会因此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而惶惶不可终日,也有人因为不当回事儿而错过了重病的最佳治疗时期。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研究一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红点。

(一)皮肤出血点、紫癜、瘀斑

临床上将皮肤出血点直径<2mm称为出血点或瘀点,直径在3~5mm称为紫癜,直径>5mm为瘀斑。

如果斑点没有高出皮肤表面,但是轻压会褪色时,应考虑是出血点。

皮肤上长这种“红点儿”是肝硬化、脂肪肝、肝功能障碍的信号!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天生皮肤就敏感,稍微遇到刺激物如受冻、受辣、紫外线照射等或者外伤的、电击、压迫等皮肤就会出现红色出血点。临床上可引起皮肤出血点的病因较多,人体的止血功能由血管、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三者共同完成。任何一方有病变都可导致出血现象的发生。

1.血管外因素

血管周围组织若因变性、萎缩和松弛,致支撑力量薄弱,则易发生出血形成瘀点或紫癜。多见于老年性或恶病质性紫癜。

2.血管因素

皮肤上长这种“红点儿”是肝硬化、脂肪肝、肝功能障碍的信号!

指毛细血管壁的损害,是血液从血管内渗出到血管外形成的出血点或紫癜。常见于过敏性紫癜,其次是细菌或病毒感染、维生素缺乏等因素均可导致血管壁受损。

3.血小板因素

血小板为凝血机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因此当血小板数量较少或功能异常时,可导致自身凝血系统功能异常导致出血或紫癜。可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重度感染等。

4.凝血因子因素

凝血因子缺乏常致凝血障碍而导致出血点或紫癜。如血管性假血友病、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症、药物中毒、新生儿自然出血症等。

5.皮肤的血管痣或樱桃状血管瘤也会表现出来出血点。

由于出血位置、程度、大小的不同,针对于皮肤有出血点的治疗,需要到正规医院做相应检查明确病因后,方可对症治疗。

(二)血痣

皮肤上长这种“红点儿”是肝硬化、脂肪肝、肝功能障碍的信号!

血痣是因肤表或黏膜局部毛细血管持续扩张而致的皮肤病变,形状大的如枸杞子大小,小的如蚊子咬过,就像一种小血泡,多见于身上胸肋。手臂和下肢。血痣大多高出皮面,压之退色且易破易出血。

血痣提示脂肪痰湿的积滞,容易发生脂肪肝,肝硬化,胆囊炎,多见于脂肪肝,慢性肝炎的病人。皮肤上出现此类红点一定要及时检查,确诊。

(三)蜘蛛痣

皮肤上长这种“红点儿”是肝硬化、脂肪肝、肝功能障碍的信号!

蜘蛛痣是一种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为皮肤小动脉分支末段扩张所形成。痣体有一个中心点,周围有呈辐射形的小血管分支,形态似蜘蛛,故而称为蜘蛛痣。易发生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如面部、颈部、上胸部、肩部及上肢部等。可见于肝硬化、急性肝炎等肝病患者,也可见于健康者,如儿童、孕妇等人群。

这种现象是由于肝脏疾病引起的,当肝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肝功能代谢紊乱,雌激素灭活障碍,导致体内积累过多的雌激素,从而使皮肤毛细血管向外扩散,出现类似蜘蛛状似的小红点。这种情况是需要治疗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四)其他

1.蚊虫叮咬后都会在皮肤上留下小红点,但是这种情况一般很快就会恢复,不需过分担心。

2.过敏反应后身体也会留下红色印记,在进行过敏性治疗,或者离开过敏源后即可恢复。可通过查明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来预防。

百科名医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皮肤上长这种“红点儿”是肝硬化、脂肪肝、肝功能障碍的信号!

皮肤上长这种“红点儿”是肝硬化、脂肪肝、肝功能障碍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