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高血压的3大原理

文 / 细胞君
2021-08-20 18:36

据最新的中国高血压年会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高血压患者总人数高达3.3亿之多,每年新增高血压病例达1000万。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人数比整个美国的人口还多。

高血压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不可忽视的“沉默”杀手——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血压分级表高血压的形成原因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因为先天性遗传基因以及其他致病性增压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包括高盐高钠的饮食、超重肥胖、饮酒、缺乏运动等。

继发性高血压则是因为其他疾病引起的。

高血压的并发症

高血压早期症状包括耳鸣、心悸、头痛、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疲乏无力手脚麻木、易烦躁等。

如果高血压不加以控制,身体里的血管、心脏和肾脏等器官慢慢遭受损害,容易发生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病中风猝死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身体可能瞬间“垮掉”,让人防不胜防。所以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高血压的传统治疗方式●一般治疗

减轻并控制体重,减少钠盐、脂肪的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增加运动,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以调节中枢神经功能絮乱。

●药物治疗

常见的药物有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由于药物种类繁多,不同机体对不同药物的适用性差异也较大,患者常处于“尝试新药→药效不佳→再尝试新药”的恶性循环中,不仅耽误宝贵的治疗时间,同时也加重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伤,长时间使用机体也会产生耐药性,使治疗效果下降。

间充质干细胞“降压”的3大原理与临床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群体,具有抗炎、减轻应急损伤和替代受损细胞等功能,常被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降压”原理

1.抗炎:机体慢性炎症持续是高血压发生的因素之一,患者血液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因子以及活性氧、活性因子、黏附因子的出现。研究人员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诱导的高血压小鼠,发现干细胞下调小鼠炎性因子TNF-α水平,上调抗炎因子IL-10表达。

2.减轻应激损伤:间充质干细胞在炎症靶位的增殖和迁移作用可进一步激活自身产生大量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受体CXCR4,减少SDF-1的游离,减轻高血压状态下引起的应激损伤。

3.替代受损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恢复血管的顺应性,增强血管功能,对心脏和血管功能进行修复;还能分化为肝脏细胞、肾脏细胞等其他功能细胞,全面修复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减轻并发症。

●临床研究

入组情况:共30例高血压伴糖尿病肾病受试者,移植组、对照组各15例。

(1)移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每周1次,共4次)。

(2)对照组:口服缬沙坦(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抗高血压类药物)。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3个月监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

结果显示: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患者,其舒张压指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这说明:间充质干细胞在改善舒张压方面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控制血压等常规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状均得到改善。

展望

间充质干细胞疗法的“降压”能力值得深入研究探讨,治疗高血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特别在预防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更具有重要意义。间充质干细胞疗法或成为缓解中年“高压”不错的防治手段!

参考文献

[1]赵堂亮,吴正敏,谭建明,杨俊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2016,6(02):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