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豆腐乳会引起高血压?教授:真正对血压不利的是这3种食物

文 / 美食健康转圈圈
2021-03-18 09:35

关于豆腐乳到底能不能吃,千人千面。

有些人说豆腐乳会升高血压,是说其中含有大量的食盐。网上流传着这样的言论:一块豆腐乳中有12g的盐含量,这真的让人不寒而栗。毕竟“健康中国行动”中推荐,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5g以内,这等于直接吃了两天的量。

在制作豆腐乳的过程中之所以加盐,其实是为了沥出豆腐中的水分,让豆腐快速变硬。其次在放盐的时候也是适量,为了兼顾豆腐乳的风味并不是多多益善,毕竟过量的盐会影响口感。

那豆腐乳中盐的含量到底有多少呢?

在《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二版)》中显示:100g豆腐乳中钠的含量为3091mg,1g盐中含有400mg钠。也就是说,100g豆腐乳中盐的含量7.73g。

若一天直接吃100g的豆腐乳,不用想直接超标。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是把豆腐乳当作调味品的话,一天吃一块那自然减少了盐的摄入量。

在减少摄入量的同时,适当吃些豆腐乳对身体是有好处的。豆腐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豆腐乳是由豆制品发酵而来的,其中富含了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大豆异黄酮,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具有降低胆固醇、帮助血压稳定的作用。

对于豆腐乳,要保持理性的看法。教授:真正对血压不利的是这3种食物

1、高脂肪

听说高血压可以吃瘦肉,很多人都会选择瘦肉粥。一听这个名字都是用的“瘦肉”,那就可以敞开吃了,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瘦肉粥里面的肉之所以都是“瘦”的,是在制作的过程中,肥肉经过高温加热,里面的油脂都进入了粥里面。

进入粥里的油脂更容易被身体吸收,摄入过多的油脂,会增加体内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随之引起高血压。

2、高油腻

现在很多上班族为了省事都会选择直接外卖,而炸鸡炸串这些更是进入大众视野,但殊不知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酸,进入人体之后会损伤血管,增多血管壁中的垃圾,减缓血液流动空间,产生压力引发高血压。

3、辛辣食物

辛辣的食物会加重肠胃的消化负担,容易导致便秘。在排便的时候腹压升高,也会增加高血压出现的概率。

预防高血压,从这些日常小事开始做起

1、科学饮水

高血压人群平时要避免喝浓茶以及一些味重的饮料,最好选择硬水,比如矿泉水、泉水等。在喝水时,可以加入对血管有益的小植物,有机青驰菊就是不错的选择。

其中含有的硒元素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管硬化,以此来降低血压;类黄酮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舒张血管恢复血管的弹性,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帮助稳定血压。

水苏碱可以减少血液垃圾的沉淀,帮助分解血管内的脂肪颗粒,防止血管因杂质过多造成堵塞,影响血液循环,平时热水冲泡一朵有机青驰菊,坚持饮用,更有利于血压的稳定和血液的循环。

2、心情愉悦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听过这样的医嘱:少生气,凡事不要太激动。可见保持心情愉悦的重要性,相对于情绪激动来说,情绪平稳时血压会有所下降。所以不管面对任何事,都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平常心对降压有一点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