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出现肾损伤,降压药你吃对了吗?8个注意必须早知道

文 / 健康防护
2021-01-30 18:44

范先生十余年前被当地医院诊断为高血压,因为家族中一直有高血压病史,所以范先生也没有感觉惊讶,之后的十余年间一直以降压药维持治疗,控制血压。2019年5月在当地体检时发现蛋白尿,肾功能正常,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3.9g,被诊断为高血压肾损害。

当地医院建议范先生吃激素类药物治疗,但范先生恐惧激素的种种副作用,于是拒绝,后来在一问肾友的介绍下来到莫主任处进行治疗,2019年8月19日来莫主任处初诊时,范先生自述感觉腰酸不适,下肢乏力,同时出现食欲不振,双下肢水肿,按之凹陷。莫主任为他舌诊,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血压尚且稳定。

莫主任进行中医辨证分析,认为范先生属于肾气不足,水湿内停。所以以中药为其补肾清利。选用中药川续断、桑寄生、太子参、生黄芪、炒白术等多种中药辨证加减进行治疗1月,并叮嘱患者注意饮食,控制血压,并适当运动。

二诊复查时,范先生已经服用中药治疗1个月,自觉身体乏力水肿症状减轻,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2.1g,范先生自觉食欲好转,但睡眠较差,莫主任为患者调整药方,加猫爪草、蒲公英、炒枣仁等中药继续为范先生治疗30天。

三诊复查时,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0.27g。范先生食欲转好,睡眠安稳,于是莫主任继续调整药方,为患者补肾益气,以中药汤剂继续巩固治疗3月。随后患者多次复查尿常规各项指标正常,随访至今患者肾功能稳定,每日运动,血压控制平稳,未再出现复发情况。

降压直至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忌突然换药或忽服忽停,否则因血压大幅度波动易导致意外。服药时需要注意8个问题。

1.持续:服用降压药的时候,要平稳,药物用,逐渐递增,切忌不可断断续续。些患者血压升高就服药,血压降低就停药,这种观点非常错误。

2.缓慢:千万不可随意自行加大药物的剂量,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有些人一旦发现高血压,恨不得立刻把血压降下来,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很容易发生意外。如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等。

3.时间:降压药物的使用时间应根据血压动态监测的结果决定,如夜间血压高晚上吃药;如白天血压高,早上吃药;如凌晨血压高,则使用长效制剂。绝大多数患者是白天血压高,如果不恰当地晚上用药,反而容易引起低血压、器官供血不足,甚至诱发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4.平稳:尽量先测血压,再服药。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并不一定一致,仅凭自我感觉服药很危险。

5.老人: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能引起心脑血管病,因此在治疗前要发现这些危险因素并合理治疗。老年人药物在体内代谢缓慢,所以用药剂量小。而且避免使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的降压药,如利舍平、可乐定等。老年人生理特点容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所以用药物时要注意。

6.防首剂反应:第一次使用某种降压药物时,机体一时不适应产生心慌、晕厥等不良反应,叫首剂综合征。

7.生活方式:高血压患者要坚持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

8.降压目标:初始降压目标可将收缩压高于180mmHg者降至160mmHg以下,收缩压在160~179mmHg之间者使之降低2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