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不按时用药有多危险?可不是危言耸听,血管随时爆裂

文 / 健康咨询管理
2021-01-15 18:49

高血压是慢性病,很多患者在查出后,基本都是需要终身服用药物的。但很多的高血压患者并没有理解高血压长期服药的真正目的。

又因为长期服用降压药,多多少少都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在听过了降压药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后,很多人就会选择私自停药或减量服用。

但这都是错误的,出现高血压而不按时用药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血管时时刻刻处在高压下,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一旦破裂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哪种高血压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呢?

在临床上,高血压又分为原发性高血压跟继发性高血压,一般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多是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多是遗传跟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引起这类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例如熬夜、抽烟喝酒、高盐高热量高脂肪等不健康生活习惯。

而继发性高血压,则多是由一些疾病引起的,如肾脏相关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

一般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初期是没有明显的脏器损害的,用药物降压效果较好;但继发性高血压,在前期发现时大多已经存在脏器损害,一般服用降压药降压效果并不理想,需要的是去除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大部分的发病原因都不明确,目前来说,是无法根治的,这就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

高血压为什么需要长期服用药物?

长期服用降压药的目的,不是为了治愈高血压,而是为了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高血压是一种血管综合性疾病,指的是血流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

好比河流中的水,对河岸的冲击,如果长期处于一个高压中,在冲击过程中河岸就会形成一边堆积过多的泥沙,一边堤岸变窄。

血管也一样,长期高压下,就会导致脂肪堆积在血管壁中以及血管壁增厚,恶性循环下,血管越来越窄甚至被脂肪堵住,血压就会越来越高。

长期不降压的话,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引起心脑缺血缺氧,最终出现诸如脑卒中、脑溢血、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降压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防止这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那么降压药该要怎么选,怎么吃才更安全呢?

每个高血压患者的情况是不相同的,因此需要的是个性化给药,对于患者来说,听医嘱用药是最为妥当的。

1、首选长效降压药

长效降压药,一般指的是半衰期大于24小时的药物,常见药物有:地平类(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等)、普利类(培哚普利、贝那普利等)、沙坦类(缬沙坦、厄贝沙坦等)、洛尔类(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比索洛尔等)。

对于老年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或斑块、稳定型心绞痛等患者可以选择地平类或沙坦类,但是不建议选择短效降压的地平;高盐摄入地区,还可以根据情况联用利尿类药物。

而对于高血压伴有糖尿病、慢性肾病(除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心力衰竭等患者,则可以选择普利类的。

洛尔类的目前不推荐作为单独降压的首选用药。

2、定期复查

长期服用某一类药物时,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就会增加,因此需要患者定期进行复查。一是可以查看血压控制情况,二是及时发现一些隐秘的药物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情况。

3、不随意停换药

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作用机制也不同,治疗的高血压类型也不尽相同,因此不能私自随意停药、换药。

参考资料:

1、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