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降压药,对身体有哪些影响?医生详细解答!

文 / 医者良言
2021-01-04 18:34

目前来说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虽然大多数人都听过高血压这个词语,但是真正了解高血压的人还不足一半。很多人都是血压高的时候吃点药,血压正常就停止吃药,不少人因为不重视高血压而出现了各种并发症。

之前我在急诊科遇到过一个中年人,他高血压有8年了,平时不怎么重视自己的血压,降压药也是断断续续的吃,突然有一天得了脑出血,被送到急诊科的时候患者已经意识不清了,查头颅CT发现大面积脑梗死。高血压目前没法治愈,只有长期口服药物控制,但是不少人都担心服用高血压会有什么不良反应。为了解除大家的困惑,我来聊一聊高血压的那些你想知道的事。

1.血压和什么因素有关?

血压顾名思义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只不过在物理学上统一用压强代替压力,所以血压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单位面积血管壁受到的压力,也就是压强。

对于一个人来说心脏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它如同一个水泵,负责把心脏内的血液泵向全身。这就好比浇水,发动机的作用也就相当于心脏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一个生活常识,水泵的功率越大,那产生的水流的力量也就越大。心脏工作的时候,心率增快其实也就相当于增加心脏的功率,所以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心率越快血压也就越高。

从血压的定义来看,维持一定的血压需要足够的血液量。这就好比一个气球,如果气球里面没有气体,那气球内壁的压力几乎等于零。同样地,如果血液的量比较少,那就不足以维持正常的血压。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血液量比较多的话,那血压就比较容易偏高。

血压还和血管壁的弹性有一定的关系。大家可能发现一个现象,年轻人得高血压的概率是显著低于中老年人的,根据权威的数据,我国老年人的高血压的患病率能达到50%以上。如果血管有弹性的话,即便血压稍微高一些,那也能缓冲这种变化。可能大家不太理解这句话,举个例子吧,估计大家都买过牛仔裤吧,如果买的是那种有弹性的牛仔裤,哪怕裤子稍微小一点,也不会感觉到有箍腿的感觉,这种现象就类似于有弹性的血管对于血压的缓冲作用。中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本身的血管就会差一些,血管对血压的缓冲作用也会弱一些,所以血压也就容易偏高。

除此之外,血压还和外周阻力以及血液的粘稠度有关。外周阻力就和路面的摩擦力类似,当心脏舒张的时候,如果外周阻力增加,那血液流向外周的量就会减少,留在心脏的血液量就会增加,所以会造成低压的升高。当血液比较粘稠的时候,心脏要想把血液打出去,就得使劲工作,同样地也会引起血压升高。粘稠的血液就类似于密度增大的液体,密度越大,需要的力量也就越大。就拿注射器来说吧,里面放空气和水,很明显推水用的力量更大一些。

2.高血压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不良反应?

目前来说,主流的降压药物主要有4大类,即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可能这样系统地说这些降压药,大家并不知道具体指什么。常见的利尿剂包括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钙离子拮抗剂主要包括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等,β受体阻断剂主要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包括ACEI类和ARB类,前者常见的有卡托普利、赖诺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一般都是带有某某普利),常见的ARB类降压药包括缬沙坦、氯沙坦等(一般都是带有某沙坦)。

从本质上来说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断剂的降压机制主要都是通过减弱心脏的收缩力来发挥降低血压的作用,但是细说下来,这二者又有比较大的区别。

在心脏上有β1受体,如果阻断这种受体的作用,就可以减弱心脏的收缩力、降低心率,而且它还能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的活性,通过多种作用机制起到降压的作用。既然β受体阻滞剂能减慢心率,那如果矫枉过正肯定也容易造成心率太慢而造成供血不足。在支气管上存在着β受体,如果激动这种受体可以使支气管扩张,而阻断被他受体可能使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症状加重。如果突然停用β受体阻断剂,也可能会加重病情。

在心脏上面有钙离子通道,它就像一个大门一样,控制着钙离子的出入,如果钙离子进入到心肌的量多,那就会使心脏的收缩力增加,进而引起血压升高。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就是和钙离子受体结合,阻止钙离子进入到心肌内,这样的话心脏的收缩力减弱、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钙离子拮抗剂的不良反应其实也和这些药理有关,扩张血管可造成头痛、心跳增快、面部发红,由于它的降压作用强,所以也容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除此之外,海里拮抗剂还会引起便秘、下肢水肿、心率慢等的不良反应。

利尿剂的降压机制说白了主要是促进液体排出体外。人吃了利尿剂以后,自身的尿量就会增加,就能把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比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等)排出体外,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后来的研究也发现,利尿剂其实还具有一定的拮抗钙离子的作用。利尿剂能增加人的尿量,自然也能增加电解质紊乱的风险,比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等,而且尿出来的东西多的话会增加低血压的风险。另外,利尿剂还会抑制尿酸的排泄而造成尿酸升高,它还能造成糖和脂肪代谢紊乱。

在人体内存在着一个称之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调节体系,这个体系的作用就是升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就是催化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如果这种物质被抑制的话,就会造成血管紧张素的分泌增加,自然能起到降低血 压的作用。这里需要注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使缓激肽失去活性,所以如果抑制了这种酶,就会使人体内缓激肽的含量增加。虽然缓激肽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但是它多了会它会引起刺激性干咳的不良反应。ACEI类降压药和ARB类降压药不同的是前者有刺激性干咳的不良反应,而后者没有。但是这两种降压药物都可能会引起高钾血症、低血压、过敏、水肿等不良反应。

3.长期吃降压药,结果会如何?

一些人会提出这个问题,估计是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其实这种担心有点不必要。因为任何药物从研发到上市都会经过很多的验证的,就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来说吧,很早就在说研制了,但是差不多大半年了,现在才开始上市,而且这个是速度比较快的。药物的目的是为了治疗疾病的,使用药物带来的好处肯定要控制在大于药物本身带来的危害,只要严格按照药物推荐的剂量使用,那就比较安全。

药物的安全剂量其实是来源于大数据,这个数据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人,它只是适合大多数人。虽然推荐剂量适合大多数人,但是这个推荐剂量可能对于个别人来说剂量就超标了,这样的话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就更容易出现了。

长期的高血压带来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常见的包括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死、肾衰竭、视力减退等等。服用降压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和高血压本身带来的危害相比,真的不值一提。

对于那些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并且严格按照推荐剂量服药的人群来说,他们的血压控制的多数比较好,所以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不大,自然寿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果乱吃降压药,而且不按照推荐的剂量服用,肯定会造成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多。长期服用降压药虽然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是它带来的好处是大于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