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不稳定,或许不是盐的错,4物趁早撤下餐桌,血压渐渐平稳

文 / 呈占说健康
2020-12-20 00:41

高血压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心血管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众多,但症状却并不明显,很容易被患者忽略。

大部分的高血压都和饮食相关,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盐”,盐是家用日常调味品,也是造成血压升高的幕后元凶。

但仍有不少患者严格控盐后,发现血压依旧“高高在上”,这是怎么回事?

这也是许多高血压患者的相同疑惑,其实血压的变化比较敏感,光想凭借不吃盐,就达到非常有效的降压效果,几乎是不可能。

1. 各类腌制品

冬天到了,不少人家里都有腌菜或者腌肉,这类食物在制作过程中,都浸了大量盐分,高血压患者要尽量减少食用,否则会引起血压剧烈波动,不利于健康。

2. 高糖食品

生活中有不少食物的含糖量都是极高的,例如甘蔗、萝卜、蜜饯、蛋糕、鱼香肉丝等,过量的糖分会使交叉神经兴奋,从而造成血管收缩,以及血压的上升。

3. 高油食物

冬天家家户户的饮食都偏油腻,各种油炸类食品层出不穷,但其实任何不利于血液的饮食,都会引起其他各项指标的波动,其中属高油食物的影响最为明显,需要特别注意。

4. 酒精类食物

任何含酒精的食物,都会造成神经兴奋、心率波动,从而引起血管壁收缩,血压也跟着不断上升,所以许多重大心血管疾病,都发生在酒后,建议高血压患者爱惜身体,尽量不饮酒。

血压如果长期得不到抑制,就会增加血管壁和心脏负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也可能会诱使血管壁出现受损、破裂。

血压升高一般身体会有以下异常:

◇ 身:出虚汗,睡眠盗汗

◇ 眼:视物不清,视力突然下滑

◇ 头:头晕头痛,经常感觉疲倦

◇ 胃:食欲不振,恶心乏味

◇ 脑:睡眠质量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 肤:不明出血,皮下淤青

◇ 腿:双腿麻木肿胀,经常抽筋

高血压的影响是持续性、全身性、破坏性的,所以高血压应当从一开始就足够重视,并且积极应对,才能极大降低高血压对身体的影响。

1. 尽早戒陋习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大部分的患者都是原发性高血压,这种高血压有两个主要病因,一个是遗传,另一个是环境因素(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将越来越多的人推向了高血压,常见的会造成血压升高的坏习惯有:抽烟酗酒、经常熬夜、不爱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心态杞人忧天等,高血压的治疗要从戒掉不良习惯开始。

2. 及时补水饮水

血液的主要成分是水,经常喝水能够帮助滋润血管,补充组织液,提升血管壁的舒缩功能。

3. 保持情绪稳定

保持情绪的稳定也是在养生,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本身血管的状态会弱于常人,正常人大喜大悲还会出现脑供血不足的问题,更别提高血压患者了,建议掌握自我情绪的调节,保持心态平衡,血压也会越来越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