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课堂 | 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和肾病引起的高血压有什么区别?

文 / 全科学苑
2019-12-11 17:10

高血压与肾脏病常常同时存在,由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害称为高血压肾病,由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那究竟孰先孰后呢?临床上常常情况复杂,需要仔细鉴别。

高血压肾病 or 肾性高血压?


鉴别要点

不能忽视尿常规检查

肾性高血压患者尿检结果往往尿潜血的加号比尿蛋白加号多。

比如某患者尿潜血“+++”,尿蛋白“+”,肌酐:200 μmol/L,并患有高血压,在出现这种结果的情况下,即使不做肾穿刺,也可初步诊断为肾脏损害在先。

反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尿检可见尿蛋白增多,而血尿则不明显,这一类患者往往是先有高血压,以后才有肾损害。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在治疗上较慢性肾炎引起的高血压患者相对简单且预后效果更好。

在尿常规检查中最重要的检查项目——尿蛋白

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应该出现尿蛋白。但尿蛋白出现“+”提示可能存在肾病,剧烈运动、高热、高蛋白饮食等也可能引起蛋白尿,但这些原因引起的蛋白尿一般不超过一个“+”,“+”越多病情越严重。

李航教授在采访中强调,当尿蛋白出现“++”时,医生们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也要及时考虑到患者未来会出现肾功能不全与肾衰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到肾内科就诊并积极治疗。

我们应该对尿蛋白的检验值有一定深刻的认识,比如某患者血压130/80 mmHg,尿蛋白“++”,这种情况下说明患者血压水平可能还在160/100 mmHg,病情并没有得到控制,预后也相对较差。并且从长远来看,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与肾功能不全的风险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