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利尿剂类降压药,一大健康获益和三个注意事项,为你全说清

文 / 李药师谈健康
2019-12-04 17:10

目前临床上高血压患者最常用的5大类降压药中,利尿剂可以说老大哥了,利尿剂用做降压药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之所以到目前为止,利尿剂仍是临床一线用药推荐,主要是基于利尿剂良好的降压作用和与其他药物的良好协同降压作用。

再来说服用利尿剂降压药的注意事项之前,我们先来说下利尿剂的“好”。

实际上,现在对于利尿剂降压药的应用,很多时候是被用的太少了,因为这个药物比较老,价格也相对较低,因此,往往被做一个“配角”,在使用其他降压药降压效果不良时,作为联合用药来使用,但实际上,利尿剂降压效果好,长期用药安全性也较高,今年美国公布的指南中,也进一步强调了利尿剂对于心脏的保护作用,应用利尿剂降压药控制血压,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总死亡率,是一种有明确心血管获益的降压药物。

在高血压的服药控制方面,在不存在用药禁忌的情况下,利尿剂完全可以作为高血压初治的首选药物,而在临床应用上,利尿剂特别适合于老年高血压的控制,盐敏感性高血压的控制,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的控制,肥胖型人群的高血压控制,以及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用药。因此,在高血压用药上,如果因为价格比较便宜,就认为利尿剂是一种不好的,不够高端的降压药,这是一种不够正确的认知。利尿剂用好了,照样能够解决一些其他药物不能解决的问题。

利尿剂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的有三大类,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这三类不同的药物各有不同,对于高血压治疗,应用最多的还是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都属于这一类,袢利尿剂属于强效利尿剂,包括呋塞米,布美他尼,拉托塞米等,主要是用于水肿性疾病、高血压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等方面;保钾利尿剂属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主要有螺内酯和依普利酮,属于弱效的利尿剂,主要用于低血钾的预防,以及难治性高血压的联合用药方面。

利尿剂降压效果好,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当然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降压药。是药物就有它的副作用风险,利尿剂同样也不例外,因此,在服用利尿剂期间,要注意的事情也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血尿酸的升高,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利尿剂,虽然对肾脏肾小管的作用部位不同,但一般都会血液中尿酸的排泄形成不良影响,因此,长期服用利尿剂,可能会引起高尿酸的问题,一般有高尿酸痛风问题的患者,也尽量不推荐使用利尿剂类降压药。而一般说来,低剂量的利尿剂对血尿酸的影响较小,如果确实需要服用利尿剂的情况,合理选择用药剂量,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即可,不必太过担心而不敢用药。

2. 注意可能发生电解质紊乱的问题,噻嗪类利尿剂,在促进钠离子排泄,改善水钠潴留的同时,也会促进钾离子的排泄,因此有引起低血钾的风险,而保钾利尿剂则具有保钾排钠的作用,这类药物则可能有引起高血钾的风险,因此,在服用利尿剂类药物的过程中,要注意血钾水平的监测,对于有高血钾问题或肾功能衰竭情况的,应该禁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类利尿剂,而对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沙坦或普利类药物联合降压,能够减少低血钾的发生几率。

3. 注意糖代谢异常的问题,利尿剂类药物还可能引起血糖代谢的异常,因此在长期服用利尿剂期间,也要注意血糖水平的监测,非必须的情况下,不推荐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以减少两种药物叠加作用对糖代谢形成更大的影响。

利尿剂可能产生的这些不良反应影响和应该注意的事项,一说起来好像都挺吓人,但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和发生几率,往往与药物的应用剂量有很大关系,如果选择中低剂量的利尿剂类降压药,其产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其实并不大,而对于单药控制不良的情况下,普利类、沙坦类、钙离子拮抗剂地平类降压药联用噻嗪类利尿剂也是很好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