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监测平均135/85,能确诊高血压吗?来看看医生怎么说

文 / 李药师谈健康
2019-09-25 13:14

24小时动态监测血压平均值135/85,是不是不算高血压呀?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值是可以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数值。

人体的血压并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值,是会有一定波动性的,而之所以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身体的血压波动情况,通常说来,人体的血压在白天活动期间相对较高,而在夜晚休息时则相对较低,如果24小时动态监测的平均血压超过130/80,就可以明确诊断为高血压问题了,而如果白天的12小时平均血压超过135/85,而夜间12小时平均血压超过120/70,也都是可以诊断为高血压的情况。动态血压监测虽然耗时较久,可以有效的排除隐形的高血压和假性的白大衣高血压问题,同时还可以更好的了解受测者的血压波动规律,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有很好的辅助意义。

除了动态血压监测以外,我们还有诊室测量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这些方式来测量和确诊高血压问题。一般说来,如果2次不同时间在诊室测量血压,血压值均超过140/90以上的情况,可以确诊为高血压的问题;而如果是家庭自测血压,考虑到家用血压计的测量误差,一般如果家庭多次自测血压的平均值135/85,就应该考虑是有高血压的问题了。

比如这位朋友的情况,动态监测血压平均值135/85,单次测量血压的水平都在150/100以上,其存在的情况可能是,单次测量选择的时间点都是血压的高峰期,或者是这位朋友在诊室测量血压时,有紧张导致血压升高的情况,但不论从哪个值来判断,这位朋友都是可以确诊为高血压问题的。

但高血压的测量值是否超过了诊断值这样的问题,真的重要吗?说重要也重要,但说到底也没那么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血压测量值是否超过诊断值,是否可以诊断为高血压问题,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但对于血压的控制来说,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起点不应该是确诊为高血压的时间点,而应该是在发现血压出现升高趋势的时候,虽然不一定要服用药物,但就应该从生活上加强对血压的控制和改善了,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看血压测量值,不应该只看是否超标,而是应该了解血压的变化趋势,如果从原来120/80的水平,逐渐升高,渐渐到了130/85的水平,虽然还不属于确诊高血压的数值,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发展成高血压的风险,尽早的进行生活干预控制呢?

对于这位朋友的这个情况,如果从动态血压检测值来看,应该是属于轻度高血压的情况,如果没有心血管疾病问题,没有糖尿病等其他的心血管疾病问题,并不一定要先考虑服用降压药物来调理身体,而是可以先通过加强生活方式改善的方式,来试着调控血压水平。原来吃的偏咸,不妨注意下清淡饮食,身材肥胖的,少吃点肉,多多运动,把体重控制下来,久坐没有运动习惯的,加强下有氧运动,坚持运动,经常情绪焦虑紧张的,试着保持平和的心态,经常熬夜的,注意尽量避免,保持良好的作息,吸烟喝酒的,试着戒烟,少喝酒,这些方面,都是有助于控制和调理血压的生活干预方面,不妨针对性的改善一下,往往血压也会较好的调整和改善,如果通过生活调理干预实在控制不下来,或者血压仍然超标的高血压情况,则建议在生活上保持严格自律的同时,考虑服用药物来加强血压的控制,具体用药根据不同情况可遵医嘱选择。

总而言之,高血压的调理控制,等到真正发展成高血压甚至已经是较严重的高血压时,再去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再去吃药,就太晚了,如果能够定期体检,在血压出现升高趋势的时候,尽早的予以控制,一方面可以减少发展为真正高血压的几率,另一方面也应该更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减少血压偏高带了的健康危害,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