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也有“真假”,你知道如何区分吗?

文 / 心血管健康讲堂
2019-09-21 14:31

有些人一旦发现自己血压高,就立即服降压药。血压一降,又立即停药,这种做法是十分危险的。尤其是中老年人,服用降压药前,一定要分清楚是真性高血压还是假性高血压。

什么是假性高血压?

假性高血压是指用普通袖带测压法间接测得的肱动脉血压升高,而实际血压(经动脉穿刺直接测得的血压值)是正常的。这是由于患者局部动脉严重硬化造成的一种假象。

美国的研究资料表明,假性高血压的总体发生率约40%,其中60岁以下人群发生率约为25%,60岁以上人群的发生率约为50%。而在我国缺乏大型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一项小样本临床研究显示,我国60~64岁人群假性高血压的发生率为16.7%,75岁以上人群为33.3%。如果对此类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可能造成血压过低,引起脑灌注不足,甚至脑梗死等严重后果。

哪些高血压属于假性高血压呢?

1.临界高血压

临界高血压也称为边缘性高血压或高正常血压。世界卫生组织(WHO)把高血压的标准确定为140/90毫米汞柱,临界高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13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5~89毫米汞柱。虽然临界高血压不属于高血压范围,但其中有20%可能会发展为高血压。

2.剧烈运动后出现的高血压

缓慢而适宜的运动,可扩张周围小血管,使血压略有下降,这对高血压的稳定是有利的。但剧烈的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可使血压升高,稍事休息后,血压即可恢复正常。

3.高原性高血压

凡在海拔较低地区时血压正常,而到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后,血压持续升高超过140/90毫米汞柱,并且还伴有高血压症状。排除其他原因所导致的血压升高,才算是高原性高血压。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缺氧。

4.情绪的急剧改变出现的高血压

如兴奋、惊恐、忧虑、精神紧张等,可使血压升高;而满足、安心、幸福等心境可使血压降低。一般情况下,影响情绪的因素一经解除,血压便迅速回到原来的水平。因此,调节好情绪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

5.冬天天气冷时候出现的高血压

血压在寒冷的冬季容易上升,因为在冬天,人体的皮肤受到寒冷的刺激,血管会发生收缩,使内脏的血容量增多,人们的血压普遍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则上升得更为明显。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则会有所下降。

6.饭后出现的高血压

人在进食时血压通常可增高5~8毫米汞柱,且可持续1小时左右。舒张压通常不受影响或稍下降,这是由于在消化时,分布于腹腔内脏的血管扩张的缘故。

如何区分真假高血压?

区分真假高血压还需正确测量。在医院测量发现血压超出临界值的人,除了再次到医院测血压进行复查外,也可以采用家庭自测血压的方法,早晚各测一次,连测10~14天,若血压值持续超过135/85 mmHg,亦可初步认定为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