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吃药常见问题解答,你还担心吃错药吗?
在我国,每5个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病,由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仍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期间有很多疑问,我们撷选了几个常见的问题,详细解答!
问:漏服降压药怎么办?会加重病情吗?
答
如果您服用的降压药药为长效降压药,可以不补服。
通常长效降压药的半衰期比较长,每天服用一次即可,在服药的48小时甚至72小时内,血液中的药物还能维持一定浓度,因此,即使连续两三天漏服了药物,血压也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种情况不需要补服。
但若是超过72小时没有吃药,且血压升高幅度比较大,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加服一次短效的降压药,之后再按服药的正确周期来吃长效降压药。
如果服用的是短效降压药作用的时间较短,容易造成血压的波动——降下来很快又升上去了。是否需要补上,需要看漏服的时间。
白天漏服时间小于两次用药间隔的一半,要立刻补服,并且适当推迟下次服药的时间。
白天漏服时间如果大于两次用药间隔的一半,也需要立刻用药,相当于将下一次服药时间提前一点。
一般晚上活动趋缓,血压相对平稳,如果漏服了就可以不再补服了。
问:长时间吃一种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吗?
答
因为降压药有很多种,每一种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人可能会对某一种药出现耐药性,但这个情况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生,所以耐药性的话不能一概而论。
其实,关于选择降压药,有些人适合用利尿剂降压,有些人适用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还有些人适合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降压。
在诊断以后,医生会根据是哪一类病情、哪一类高血压而选择合适的降压药,就可以长期用药。
有些人可能对某个药用的时间长了以后产生耐药性,也就是降压效果不好了,或者因为病情发展用量不够了,患者可能觉得是耐药了。其实患者本身做这种判断不一定是对的,要到医院由医生来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问:常用的降压药会有哪些副作用?
答
多种降压药类型会有不同的副作用,但不一定在每个人身上体现出来。副作用明显可以咨询医生是不是要换服降压药。
1. 常见的利尿剂药物有氢氯噻嗪、螺内酯等;
* 不良反应:口干口苦、疲倦乏力、血钾过低或过高、尿酸升高、尿潜血、尿血之类等,尿酸高和痛风的患者不能服用此类药。
2.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药物有硝苯地平缓释/控释片、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等“地平”类。
* 不良反应:服用该类药物的患者可能有头痛、面部潮红、心悸、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用药初始阶段,不良反应一般较轻且短暂,大多患者能够耐受。
3. 常见的ACEI类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普利”类;常见的ARB类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沙坦”类。
* 不良反应:这两类降压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高钾血症、血肌酐升高以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用ACEI类出现咳嗽的不良反应时,可以换用ARB类药物进行替代治疗。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高血钾的患者禁用这两类药物;
4.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药物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阿罗洛尔、普萘洛尔等;
* 不良反应:心动过缓、体位性低血压和撤药综合征。常见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晕厥、黑朦等。另外,长期服用此类降压药者,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如需停用此类药,需在药师指导下逐步撤药。
问:药效不好需要换药吗?
答
需在医嘱下进行。
有很多患者不遵从医嘱,服药后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的降压效果,或略有不适,就自作主张更换降压药,结果血压在较长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
一般地,从开始服用降压药到理想平稳地控制血压,一般需要1周左右,因此,在此段时间内不要换药。而且降压药的调换,要听从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不可自行更换,否则可能出现用药风险。
问:换季为何要找医生换药?
答
因为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时,我们的血压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血压的波动表现为夏天偏低一点,冬天偏高一点。
有的高血压患者一到夏天就有出现头晕、乏力的情况,这有可能就是夏天仍服用冬天剂量的降压药,结果使血压降得过低,出现脑供血不足的情况。
还有些患者,冬季仍然服用夏天的使用量,使得高血压没有很好的控制。血压波动较大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或心梗。
所以,高血压患者应该根据季节以及血压的高低,及时调整降压药物。
问:一直坚持服药,血压为何还会反复?
答
很多因素会造成血压波动,患者一定要遵医嘱,弄清原因才能对症治疗。
首先,情绪会对血压产生影响。长期精神紧张、抑郁等都会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其次,与其它药物合用也会影响血压。如服用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或含甘草的止咳药,都会升高血压。
此外,有些老人血压一直存在较大波动,但每次检测血压时都“正常”。这样比较危险,可能药物没有很好地控制血压,只是测血压的结果“正常”,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控制会对心、脑、肾产生损害。
因此,如果感觉不适血压又正常,最好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并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来源:京医通
审稿专家: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声明:文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