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祸根”找到了,医生警示:3件事再做,小心血压“爆表”

文 / 关注心脏健康
2019-07-01 20:16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

一旦确诊高血压,就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一直以为高血压只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是随着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步入“高血压大军”。

高血压“祸根”找到了,医生警示:3件事再做,小心血压“爆表”

而夏季是血压升高的“危险期”,更要十分重视。

夏季,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有什么特征呢?

1、白天血压偏低

夏季天气炎热,血管易扩张,增加血流量,血压会适量降低。

而且,夏季人体的出汗量会明显增多,血管内的血液容量会减少,也会使血压下降。

但是也有一少部分人,如:高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等,在高温下,也会出现血压不降反升的症状。

高血压“祸根”找到了,医生警示:3件事再做,小心血压“爆表”

2、夜间血压升高

夏季夜间血压升高,大多与睡眠质量有关。

高血压患者常伴随有紧张、焦躁不安、口干舌燥、激动等,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长期的失眠、睡眠不佳会使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加重高血压,减弱降压药疗效,从而使血压升高。

建议,高血压患者千瓦不要擅自减少降压药,谨遵医嘱。

高血压“祸根”找到了,医生警示:3件事再做,小心血压“爆表”

高血压“祸根”找到了,这种调味料千万少吃。

它就是食盐。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摄入过多会导致血液中钠离子滞留,引发血管平滑肌细胞肿胀,导致血管腔狭窄,引发血压升高。

钠还会使血管对缩血管因子(如儿茶酚胺)敏感性增强,引起血管过度收缩,使得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成人每天盐分摄入量控制在6g以内最佳,除了食用盐外,还有一些隐藏的“高盐值”食物,也要尽量少食用。

高血压“祸根”找到了,医生警示:3件事再做,小心血压“爆表”

加工肉类:腊肉、培根、香肠等;

腌渍品:咸菜、酸菜等;

零食:牛肉干、辣条、泡面等;

调味料:耗油、浓缩鸡汁等。

这类食物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的盐分来保证口感及延长保质期限。长期食用也会造成血压升高,最好少吃。

高血压“祸根”找到了,医生警示:3件事再做,小心血压“爆表”

确诊高血压后,3件事最好少做,警惕血压“爆表”。

第1件:生气

人在生气或情绪较激动的时候,血压会迅速升高,甚至引发脑梗、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

尤其是天气炎热时人们的情绪起伏较大,更容易引发血压升高。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控制情绪是必修的一门课。保持心平气和才是对健康最负责任的行为。

高血压“祸根”找到了,医生警示:3件事再做,小心血压“爆表”

第2件:抽烟

抽烟时,人体会摄入上百种的有害物质。

这些物质一旦进入血管,会造成血管壁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血管收缩异常,控制血压的能力也会下降。

而且,吸烟时产生的一氧化碳还会和血清蛋白结合,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心肌缺氧严重,影响心脏供血的正常进行。

血压高的人,戒烟越早越好。

高血压“祸根”找到了,医生警示:3件事再做,小心血压“爆表”

第3件:熬夜

熬夜时,身体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造成心率过快,加重心脏的供血负担。

睡前最好不要吃得太饱、不要喝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午休时间也不宜太长,15-30分钟即可。

高血压“祸根”找到了,医生警示:3件事再做,小心血压“爆表”

日常控血压,坚持“一补、一慢、一监测”,血压轻松降下来。

一补:多补充抗氧化剂

氧化过程是损伤血管的重要因素。体内有机物氧化过程中会产生自由的原子碎片(自由基),对血管有很强的破坏作用。而一旦血管有损伤,就更容易沉积胆固醇。

抗氧化剂,说白了就是具有抑制体内氧化过程的物质。

一些富含抗氧化剂的食材,我们可以泡水喝,像各种绿茶、白茶、石斛、元芙菊等,坚持饮用,也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

高血压“祸根”找到了,医生警示:3件事再做,小心血压“爆表”

其中元芙菊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硒元素,还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和植物甾醇等营养物质,晒干后泡水喝,有助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持血管弹性,稳定血压。

在我国,元芙菊主要产自河南云台山,去云台旅游的,不妨带点儿回家。

一慢:保持慢动作

1、起床慢一点

早起时血液较粘稠,血流较慢。如果起床过猛,血压上升迅速,很容易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痛,甚至诱发脑梗。

早起后最好静坐2分钟,再慢慢起床。

高血压“祸根”找到了,医生警示:3件事再做,小心血压“爆表”

2、下蹲后起立慢一点

下蹲时,再起身一定要慢一点。

否则血压上升,血液不能供应到脑部,引起脑部不适。

另外,快速摇头、跳跃运动等,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都有一定的危险性。

3、排便慢一点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警惕便秘。

当排便太过用力时,腹腔压力增大,血压上升,容易引发脑出血等意外。

高血压“祸根”找到了,医生警示:3件事再做,小心血压“爆表”

一监测:监测血压不能含糊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定时监测血压是十分必要的。

测量血压的最佳时间为早晨起床后1小时之内,或者晚上就寝之前。

如果早晨测量,请在起床后1小时之内、排尿后、早餐前(如果正服用降压药,那么在服药之前)进行。

如果晚上测量建议在就寝前进行。

如果是其他时间,在身体和心情都处于稳定状态时测量为好。

另外,建议每天在同一时间段进行测量。

高血压“祸根”找到了,医生警示:3件事再做,小心血压“爆表”

关注心脏,关注健康,享受健康生活!敬请关注本健康栏目,为您和您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