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着地平类降压药血压平稳,为什么医生非要给患者换成沙坦呢?

文 / 心血管王医生
2019-03-30 11:14

今天门诊有一位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得过心肌梗死,近一年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他汀、氨氯地平、倍他乐克等药物;患者这一年来没有任何不舒服,血压在120/70mmHg,心率60次/分,低密度脂蛋白1.7mmol/lL,各种化验均正常,心脏超声提示心脏扩大。

按理说,患者目前各种指标均正常,药物治疗暂时不要调整,可是王医生还是把氨氯地平停掉,换成缬沙坦;家属问这是为何?

虽然地平类降压药和沙坦类降压药都是比较好的降压药,但是沙坦类降压药和地平类降压药在很多方面有很大区别?

目前常见的降压药大概由六种包括:XX地平、XX普利、利尿、XX沙坦、洛尔、其它。不同的降压药适合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降压药由不同副作用,不同降压药疗效也不一样。我们今天就解释一下地平类降压药与沙坦类降压药有什么区别?

第一、降压机制不同

1、地平类降压药,作用于血管平滑,扩张外周动脉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常用的包括硝苯地平类、氨氯地平类、非洛地平、乐卡地平等等。

2、沙坦类降压药,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减轻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和促增生作用,从而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和血压。常用的包括缬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等

第二、用于不同高血压

1、地平类比较适合单纯收缩期高,比较适合用于老年性高血压者、容量性高血压、盐敏感型高血压。

2、沙坦比较适合,有较高的肾素水平,另外年轻人的交感神经活性较高,因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较常用于年轻人(或肥胖者)高血压者。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侧重于。

第三、最主要的区别

1、地平更适合单纯高血压,有很多作者写到地平适合心绞痛,在临床工作中,没人用地平治疗心绞痛,只是说明书的介绍。真正的用于心绞痛的钙离子拮抗剂是另一种叫地尔硫卓,而并非地平类。

2、沙坦类降压药,不仅仅是能够降血压,能显著改善左心室肥厚,并具有心血管、肾脏保护及改善糖代谢作用,而且适合左心室肥厚者、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冠心病、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及代谢综合征等等。

所以沙坦类降压药的作用更为广泛。

第四、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1、地平类:外周性(如踝部)水肿、头痛、头晕、潮红、心悸、嗜睡、疲劳、牙龈增生等。

2、沙坦类:肾功能不全者需要权衡后决定是否可以应用,可能产生高钾血症等,肾动脉狭窄、孕妇禁用。

为什么王医生要给这位患者把地平换成沙坦?

虽然氨氯地平对于这位患者来说,目前血压平稳,本不应该调整降压药;但是氨氯地平只能起到降血压的作用,可是这位患者不但有高血压,更有陈旧性心肌梗死,而且已经出现心衰;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沙坦能够降低死亡率,同时沙坦是心衰的基石用药,能降低心衰的死亡率!

所以,王医生把地平换成了沙坦,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