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的五大常见误区 您中招了吗?

文 / 护士学堂
2018-10-01 09:28

高血压治疗方面存在以下常见五大误区,您中招了吗?

误区一:是药三分毒,不愿吃降压药

高血压治疗的五大常见误区 您中招了吗?

高级的女人太多的药丸

很多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故不愿意长期服药,尤其看到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上,好多不良反应,或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后马上自行停药换药,这些都是欠妥的做法。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降压药的“毒性”呢?

首先,任何一种降压药物都有其副作用,即标注在药物使用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是临床上长期观察发现的的各种不良反应的总结,仅占1-5%,并不是说每个人吃药后都会发生。

其次,一些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仅在特定条件下才会发生。比如,β-受体阻滞剂只有在哮喘体质患者才会诱发哮喘发作,一般人不会出现哮喘。

最后,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可逐渐消失,有些降压药的不良反应还可以通过联合用药来抵消。例如长期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可出现踝部水肿,联合小剂量的ACEI/ARB或利尿剂可消除水肿,并能增加降压效果。

总之,降压药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低而且较轻,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一般都是安全的。另外,降压带来的益处非常明确,国内外研究均证实,降低高血压水平可以减少40-50%的脑卒中和15-30%的心肌梗死风险,如果因为忌讳降压的副作用而拒绝服用降压药,是典型的因噎废食,不可取。

误区二:降压药会成瘾,不愿意过早开始服用降压药

很多患者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用药。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降低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除非早期的轻度高血压,通过严格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者不需要用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治疗获益越大

血压升高的主要危害是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血管,以及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其远期预后越好。不要等到发展到心、脑、肾脏器损害时再用药,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误区三:凭感觉吃药,头晕吃药,头不晕停药

高血压治疗的五大常见误区 您中招了吗?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根据头晕是否来决定吃不吃药,是非常错误但是很常见的观点。因为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即使部分患者的血压已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可能仍没有不适的感觉,例如头晕。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测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如每周至少测量血压1次。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未服用降压药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上肢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误区四:血压正常了可以停药

高血压是慢性病,和伤风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这就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坚持服药是高血压患者的长寿之路”。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达标后,小心地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只对那些能够严格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可以减药量。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

误区五:自己在家测的血压不准确,一定要去医院

高血压治疗的五大常见误区 您中招了吗?

有些患者认为在家自测血压不准确,一定要去医院医生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才放心,认为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最为准确,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医院诊室测量的血压只能表示一个偶测的血压值,难以全面反映血压的状况,自己在家中测量状态放松,可以避免医务人员引起的紧张心理,俗称“白大褂血压”,能反映平常状态的血压。

当然家庭自测血压应规范,最好由医生做过指导,坚持规律自测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