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高血压要治疗吗?你是不知道危害有多大啊!

文 / 千山降压
2018-05-25 14:26

李老汉今年68岁,患高血压10年。一开始高压就达180毫米汞柱,但那时候不太在意,因为他觉得头不晕。在高血压持续了近10年后,去年,李老汉突然得了一种怪病:背疼,疼得特别厉害,一次突然昏迷不醒,经检查,李老汉是长期高血压引起的夹层动脉瘤,这差点要了他的命。


有人认为,人老了,血压高点没关系,不必服药。真的是这样吗?人体的适应性与调节功能是有限的,高血压如久拖不治,发展到有并发症时,由于脑、心、肾严重损害,发生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的可能性极大。


1、如何诊断是否患有高血压?

诊断

最新发布的《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107》中强调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以诊室血压测量结果为主要诊断依据:即首诊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建议在4周内复查两次,非同日3次测量均达到上述诊断界值,即可确诊。


若首诊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伴有急性症状者建议立即转诊;无明显症状者,排除其他可能的诱因,并安静休息后复测仍达此标准,即可确诊。


2、得了高血压要不要治疗?

治疗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其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


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果不进行治疗而任其发展,会明显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控制高血压对减少中风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即使没有任何不舒张的感觉,高血压对脏器的损害也是持续存在的,所有没有症状也需要治疗。

3、高血压不治疗会有什么危害?

危害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但是长久不治却会带来诸多危害!


对血管的损


高血压病引起的血管病理改变初期主要是全身细小动脉痉挛的功能改变,逐渐发展下去导致小动脉血管内膜下玻璃样变、小动脉血管管腔变狭窄,最后发生血管壁纤维的坏死,而产生动脉硬化从而使许多脏器血液供应减少而发生病变,其中尤以心、脑、肾的损害为重。


高血压对人体血管的这种损伤是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缓慢发展才形成的,起初往往没有症状,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等出现症状了,就已经很严重了,这种严重的动脉硬化很难逆转。



对心脏的损伤


高血压早期,心脏无明显改变。但长期动脉压力增加,特别是舒张压升高,导致左室射血时负荷加重,逐渐发生左心室代偿性肥厚,心肌肥厚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发生早搏等病人可感到心慌,心跳。进一步发展导致心脏最扩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病人可感到乏力腿肿,劳累后出现气短乏力,甚至稍有活动则气喘心慌。


长期高血压常有心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狭窄,致心肌缺血而发生心绞痛,或血管堵塞而发生心肌梗塞,常常是猝死的原因。



引发脑部疾病


包含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其病势凶猛,且致死率极高,即使不致死,大多数也会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


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也就越高。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如果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如愤怒、突然事故的发生、剧烈运动等,会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此时,病人会立即昏迷,倾倒在地,这样的情况俗称中风。



对肾脏的损伤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滤除人体内有毒的废物和调节体内渗透压力,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功能逐步减退,表现为血肌酐、血尿素、血尿酸等上升,以及蛋白尿、血尿和水肿。随着血压的增高及肾动脉硬化的逐渐加重,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对眼睛的损伤


临床实践表明,高血压病早期,眼底检查大都是正常的,当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视网膜动脉可出现痉挛性收缩,动脉管径狭窄,中心反射变窄。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网膜可出现出血,渗出,水肿,严重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


长此以往,这些渗出物质就沉积于视网膜上,眼底出现放射状蜡样小黄点,此时可引起病人的视觉障碍,如视物不清,视物变形或变小等。



尽管高血压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日趋增高,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其危害性仍缺乏足够的认识,自我保健意识也不强。因此,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十分必要,即使血压正常的人最好也能定期测量血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