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日 | 这三个新观点,有没有刷新你的认知?

文 / 江苏省人民医院
2018-05-18 21:36

哈哈

1

世界高血压日

今年5月17日是第40个“世界高血压日”

江苏省人民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开展了由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

肾内科等多位专家联合举行的

大型多学科高血压日义诊活动

专家们有哪些精彩观点

活动现场回答了哪些疑问

这些答案都可以在下面找到

▼▼▼

高血压日

▲ 义诊现场

活动现场,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孔祥清教授表示,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率越来越高,现在大约有3亿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位是高血压患者,我国高血压的控制水平大约仅有10%到15%,也就是说还有85%以上的高血压人群没能很好的控制高血压。

孔祥清教授表示,高血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例如冠心病、脑卒中、肾脏病等,高血压病一旦确诊是需要终身治疗的,控制的越早患者受益越早。

01

越年轻,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越严重

▲ 张克忠教授接受采访

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张克忠教授表示,我国是脑卒中疾病的大国,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致死致残率非常高。

应当重视的是,现在高血压的发病人群也在逐渐年轻化,除了遗传因素外,抽烟,饮酒,熬夜,再加上长期的工作压力,使他们的身体严重超负荷,血压日渐升高,但是年轻患者最危险的行为是对疾病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且高血压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很多年轻患者是突然发病,且病情十分危重。

张克忠教授表示,2018年春节期间,他参加了三位外地中青年危重出血性卒中患者的会诊。

其中最严重的也是3人之中最年轻的患者仅有28岁。这位患者在发病前参加朋友聚会喝了不少白酒,平时从不按时服药,当天晚上其妻子发现患者不对劲的时候患者已经出现了昏迷的情况,送到医院后血压已经无法测量,脑干受损严重,最后抢救无效去世。

就在同一天的另外2位30多岁的年轻患者,虽然被及时送到医院,但是因为此前高血压治疗不规范,加上脑出血量较大,目前两人都处于植物人状态。

“年轻患者往往不重视高血压,觉得自己身体好能抗,经常不按时吃药,再加上抽烟、喝酒、熬夜、情绪激动非常容易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

而此病常在患者激动时或者大量饮酒后等发病,往往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病情发展到高峰。一般表现为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对此,张克忠教授提醒到,作为年轻人尤其要重视自己的健康,定期体检、定期监测血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02

夏天血压降下来了能不能停药呢?

▲ 孔祥清教授告诉患者:

夏天血压降下来也不能停药!

活动现场,还有很多中老年患者询问

“夏天血压降下来,自己感觉也不错能否停药?”

面对这个“老”问题时,孔祥清教授表示说:“进入夏季,很多患者觉得自己血压下来了。

实际上,很多高血压患者夏季血压‘低一点’,对比的是冬天的血压值,停药后大部分并不会降到健康人群的血压标准范围。

高血压在一天内会有明显波动,患者自己感觉血压下来了,并不代表24小时都下来了。如果患者想要调整药物剂量,一定要根据医生建议,而不能擅自随便停药或减少药量。

有的患者说自己把本来一天一次的药物改成两天一次,或者一次一片的药物改成一次半片,这样是不规范的。

现在很多降压药物是长效制剂,减少服用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而有的降压药属于固定复方制剂,不宜掰开服用,掰开会影响复方计量配比,有的是特殊的工艺剂型,掰开会破坏药物的物理结构,导致药效变短。”

此外孔教授还提醒:

血压降低的最终目的是预防卒中等不良事件,因此设定明确目标值是非常重要的,即将发布的最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南明确建议,一般高血压水平需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指南还提及部分血压水平需要控制在130/80mmHg上下,这样即使出现波动也能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

03

高血压治疗有了微创治疗的新方法

▲ 邢昌赢教授在义诊中

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药物治疗,我们有哪些新的方法可以治疗高血压呢?

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邢昌赢教授向大家介绍,肾脏是人体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之一, 它有丰富的神经分布,肾动脉外膜有致密的交感神经网络,研究表明慢性肾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发病机制。

目前除了药物控制高血压外,有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叫做 经皮射频消融去除肾交感神经(RND),简单来说通过介入手段选择性抑制肾交感神经活性治疗高血压。虽然这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全球已开展上万例,但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所谓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一般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合理联合应用了3种或3种以上降压药物治疗1个月以上,血压仍未达标,或服用4种或4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才能达标的部分高血压患者,除此以外该技术还有很多适应症,患者需要在医生的评估后决定是否适合采用这种治疗方式。

更多报道,请看这里

稿件来源 / 吴倪娜 史倞

排版 / 周宁人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