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瘦下来的最佳方法在这里,营养师们全都点赞!

文 / 保健时报
2018-05-17 06:04

2018全民营养周启动

慧吃慧动、健康体重

5月13日~19日,中国营养学会将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2018年全民营养周。

2018 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为“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口号为“慧吃慧动、健康体重”。

健康体重,“慧”吃少不了

注册营养师 李香玉

注册营养师刘言

吃动平衡,就是每日的能量摄入≈能量消耗。如果能量摄入>能量消耗,多余的能量囤积在体内,就会带来体重的增加和体型的肥胖。反之将带来体重不足和消瘦。

吃是能量摄入的源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吃多少呢?

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日的能量摄入大概在 30~35 千卡/千克,但是还要根据自己的体型及每日的活动量灵活调整,比如活动强度大一些的,可以将每千克体重的能量摄入量上调。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指出,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日应摄入谷薯类250~400 克 ,蔬菜类300~500克,水200~350克,鱼禽肉蛋类120~200克,奶及奶制品300克,大豆 25~35 克,油脂类 25~30 克。这里的重量都是指的食物生重。

肥胖是众疾之源

合理吃+科学动,保持健康体重

近年来,肥胖成为影响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肥胖不但是一种疾病,还是很多其他疾病的诱因。和体重正常者相比,超重者患上高血压的概率是其2.5倍,而肥胖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3 倍。除了高血压之外,胖人更易患上脂肪肝、2 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等。

2018 年全民营养周以“慧吃慧动、健康体重”为口号,旨在通过倡导人们平衡膳食、适量活动实现健康体重管理,从而遏制当前超重、肥胖人群逐年增加,并因此造成相关非传染性疾病高发的现状。

北京协和医院教授陈伟在题为《吃动平衡,健康体重》的报告中指出,体重是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吃和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

判定一个人是否属于超重或肥胖,常用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BMI=体重÷身高的平方。我国成年人健康体重的范围为 18.5~23.9,大于等于 25.0 为超重,25.0~29.9 为肥胖,小于 18.5 为消瘦。这个指标不分性别,我们可以用这个标准自测。

据 2017 年中国健康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肥胖率已增至总人口的17%左右。而通过合理的“吃”和科学的“动”,不仅可以保持健康体重,打造美好体型,还可以增进心肺功能,改善糖、脂代谢和骨健康,调节心理平衡,缓解抑郁和焦虑等不良精神状态。正因如此,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做到吃动平衡,使自己拥有健康体重。从长远来讲,可全面提高国民整体健康素质。(中国营养学会)

轻松“慧”把运动融入生活

首届十佳营养师济南护理职业学院教师 李明媚

保证人体能量“入”与“出”的平衡,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制胜法宝。能量的“入”与食物摄入相关,而“出”除了与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这两项相对不太好控制的因素相关外,可控的运动也与其相关。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不仅可以打破减重反弹的魔咒,其他好处更是不胜枚举:既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还可以防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很多上班族抱怨没有专门的时间锻炼,那么不妨把运动融入日常生活。

☆ 上下班

少开车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多步行或骑共享单车;下 5 层以内的楼梯用步行代替电梯。

☆ 工作时

“久坐”是很多白领工作中的日常状态,不仅消耗能量少,身体各个部分更是难以得到锻炼。因此建议工作中的久坐族一定要有主动活动的意识,每小时起来活动一下,去茶水间倒杯水、做做伸展运动或办公室健身操皆可。

☆ 在家时

在家中尽量缩短在屏幕前的时间。周末不妨选择户外活动或逛街;有宠物的遛狗也是每日活动的不错选择;有宝宝的在家中“花式带娃”不仅陪伴了孩子成长,更使全身各部分得到了锻炼;多承担一些家务,毕竟擦地板 30分钟也可消耗大约 180 千卡的能量;还可与家人一同散步、打球等。

慧吃慧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将使我们受益终身。最后带上这 16 个字开始您的运动之旅吧:动则有益、贵在坚持、多动更好、适度量力。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 编辑 || 夏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