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能降血压吗?

文 / 心内空间
2018-03-07 07:21
  • 午睡与血压相关性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曹雅旻 李丹 李奎宝 于华 辛伟 苗德军 安毅

文章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6,96(21)

摘要

1

目的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午睡与血压的相关性。

2

方法

从2011年3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在山东青岛胶州地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等比例的抽样方法,调查950人,建立数据库,使用STATA 12.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等级相关方法(Spearman)分析午睡时间与血压/高血压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在调整年龄、性别、多体质指数(BMI)变量后,分析高血压与不同午睡时间/习惯的关系。

3

结果

午睡时间与收缩压负相关(r=-0.18,P<0.001);与舒张压无关(r=-0.07,P=0.02);与高血压患病率负相关(r=-0.22, P<0.001)。午睡时间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BMI >25 kg/m2以及不午睡是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不同午睡习惯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BMI >25 kg/m2以及一年四季均没有午睡习惯是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而只有夏季午睡对高血压患病率没有影响。

4

结论

午睡与收缩压负相关,与舒张压无关,在总体上能够减少高血压患病率;年龄≥60岁,BMI>25 kg/m2以及一年四季都不午睡是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推荐每天午睡,或者较长时间午睡可能会更利于收缩压血压的降低。

2014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有2.7亿。午睡作为一个影响血压的因素受到人们的重视。一项研究显示至少60 min的午睡者平均动脉压水平显著低于无午睡者。另一项研究则认为午睡的频率和中老男人的血压的患病率正相关。而先前的一项研究则认为午睡是70岁以上老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鉴于国内外这方面研究结果的不同,我们对午睡和高血压的相关性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目的在于探讨午睡和血压的相关性,为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做出贡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从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3月1日,选取山东青岛胶州地区3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以乡镇为单位,按家庭收入分为三层(统计所有参加调查者家庭收入,按相关统计学原则分层),对每层采用整群、随机、等比例的抽样方法,共抽取1 339人,实际到现场接受调查的为950人。

(二)、方法:

1.调查方式:

逐户逐人对面现场调查。每位调查员均配有安装数据库手提电脑,调查资料由调查员直接输入数据库,调查员均为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医务人员,包括博士生4人,硕士生5人,当地医生12人。血压测定采用经过质量检定的水银柱血压计,按WHO血压测量标准进行测量。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是否午睡,午睡时间(以1 h为界分为≤1 h午睡和>1 h午睡)。

2.质量控制:

为保证流调方法、标准的统一性和结果的可靠性,组织流行病学专业队伍,由青岛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专家培训后,负责各现场调查工作;调查结果均采取当天录入、双人核实的原则;并成立督导组对全部流调点开展现场督导。

(三)、统计学处理:

整理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血压、体质指数(BMI)为非正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以收缩压(SBP)≥140/舒张压(DBP)≥90mmHg(1 mmHg=0.133 kPa)定义为高血压。采用等级相关方法(Spearman)分析午睡时间与血压/高血压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在调整年龄、性别、BMI变量后,分析高血压与不同午睡时间/习惯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实际一共调查了950人,年龄(56±12)岁,其中女487人(51.3%),男463人(48.7%),平均SBP(130±15) mmHg;平均DBP(80±7) mmHg,平均BMI 22.5(21.4~23.7) kg/m2。

相关性分析发现午睡时间和SBP呈负相关(r=-0.18, P≤0.001);和DBP无关(r=-0.07,P=0.02);和高血压的患病率负相关(r=-0.22,P<0.001)。如果把午睡时间为0定义为不午睡,结果不午睡者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午睡≤1 h者,而午睡时间>1 h者,高血压患病率最低(表1)。

午睡能降血压吗?

另外,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男性,BMI>25 kg/m2都是高血压的患病危险因素外,不午睡也是高血压危险因素(表2)。

午睡能降血压吗?

最后,将不同午睡习惯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夏季午睡,其他季节没有午睡不影响高血压患病风险(P=0.232),而一年四季均不午睡却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P<0.001),在这组分析中年龄>60岁,男性仍然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表3)。

午睡能降血压吗?

三、讨论

关于高血压与午睡相关性研究,主要分为两大派别,一方以2012年美国的一项研究为代表,认为午睡使人的精神压力得到舒缓,身体得到休息,心率下降,外周血管阻力下降,由此可以降低血压水平。

而另外一些研究则认为午睡和高血压患病率正相关,甚至和病死率正相关,因为有午睡习惯的人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更高,可能是午睡干扰了生物钟,引起神经内分泌活动改变进而影响了代谢导致的;还发现有午睡习惯的人中70%也会出现类似晨峰现象的血压波动情况,由此对血压产生不利影响,但是确切的机制还不清楚。

本调查发现从不午睡(午睡时间定义为0),到≤1 h午睡,再到>1 h午睡,是和收缩压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午睡时间>1 h的人收缩压要小于午睡时间≤1 h的人,而没有午睡习惯的人收缩压水平最高。收缩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每搏量和心率的乘积。

通常情况下,每搏量固定不变,收缩压和心率呈正比,睡眠可以减弱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迷走神经张力,心率下降;而心率的下降必然会导致血压的下降,所以就收缩压而言睡眠时血压会低于清醒时,所谓正常情况下夜间勺型血压的由来。从理论上讲午睡会产生"小勺型"收缩压图形,但是这一观点需要进一步动态血压监测来确认。睡眠时间越长心率下降时间越长,对全天收缩压平均水平影响就越大。

舒张压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外周血管的阻力(PVR),PRV=ηLπ/r4,其中外周血管长度(L)以及(π)值是不变的,血液黏滞系数(η)以及外周血管内径(r)是变化的。睡眠虽然可以使交感神经活性下降,外周血管壁上的α受体激动减少,血管内径增加,使舒张压下降。

但是睡眠时血流速度下降,血液中有形成分由于重力作用出现下沉趋势,使得血液流经大口径血管内在阻力增加,抵抗了外周血管内径增大引起的舒张压下降。因此即使睡眠舒张压也不会受到明显影响,但确切机制目前还不知晓。

就总体来看由于睡眠对收缩压的有利影响,由此对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就产生有利影响,说明午睡可能是通过有效降低收缩压来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这与Cai等的研究结果有相似之处,不过他们的研究对象仅限于老年人,而此项研究是35岁以上包括老年在内的人群。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BMI>25 kg/m2和不午睡均为高血压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年龄和和高体重指数已经被高血压指南确认为高血压危险因素。

本项研究还显示只在夏季午睡对高血压患病率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但是一年四季从不午睡却是高血压危险因素。夏季由于人体外周血管舒张,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甚至正常化,而人体自身有调整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的能力,以确保心脑肾的灌注,这时午睡对血压的影响相对其他季节要小。

通过此项研究,我们推荐每天午睡,抑或午睡时间较长可以对收缩压的下降有更多的获益。

参考文献【略】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心内空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