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前后“特殊”高血压需警惕

文 / 医药养生保健报
2018-01-23 05:11
大寒前后“特殊”高血压需警惕

大寒前后气温骤降,中风发病率极高,我国现有的中风患者约为7000万人, 但据2016 年脑卒中流行病学报告显示,我国的高血压患者达 3 亿之多,相比较而言,并不是每位高血压患者都面临中风的危险,高血压之所以被认为是中风的第一危险因素,往往指的是一些比较“特殊”的高血压。

记者近日采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王冲博士时了解到,高血压会导致中风,是因为人体血管在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可逆的伤害,不论是粗大的主动脉干、静脉,还是小支流的毛细血管等,管壁都会失去正常的弹性,而变硬变脆,甚至逐渐狭窄或者阻塞。但这只是发生中风的基础,仅仅把血压控制好只是对症治疗,并不足以预防中风。比如有的高血压患者伴有高血脂、高血糖,血管会逐渐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还会脱落导致堵塞。气候寒冷会导致患者血压波动大,动脉壁不能抵抗血管内的压力而鼓起,可形成微动脉瘤,容易破裂出血。有的高血压患者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则会导致中风的危险升高数倍。对于此类“特殊”的高血压患者来说,首先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是任何高血压患者都不可缺少的基础治疗,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调整情绪等,同时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药。其次要了解各种“特殊”高血压的特点,警惕中风的先兆,一旦发现手脚麻木、无力、全身疲倦,或头痛、头晕、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单纯收缩压高 常见于老人,所以又称为老年性收缩期高血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在117 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中,并发中风者占41.9%,其发病率高于其他类型高血压。这种高血压的发生,是因为动脉的硬化程度随着年龄增加而加重,动脉壁进一步增厚,导致收缩压增高明显。一般来说,如果收缩压超过16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以下,可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此类高血压除了生活干预,要注意个体化治疗,注意血压波动规律,其治疗原则是在最大限度降低收缩压的基础上尽量不影响或少影响舒张压(目标值定为< 150/90 毫米汞柱合理,舒张压不低于60毫米汞柱),尤其是老年朋友选药宜谨慎从小剂量开始,不要使血压急剧降低,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心脑血管风险。

血压波动大 不少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有的早晨血压高,有的下午血压高,有的夜间血压控制不满意,有的则会在活动中出现血压升高,血压波动越大越危险。此类患者往往具有以下原因:( 1)未按血压波动规律服药或服用的是短效降压药,导致血压不稳定。( 2)高血压患者如果伴有一些疾病,比如心绞痛、输尿管结石、胆囊炎等,如果疾病发作可致血压波动。( 3)高血压继发于其他疾病,如嗜铬细胞瘤等。( 4)强烈的情绪波动,如生气、发怒、过度紧张等,或过度的脑力劳动、体力支出以及排便困难都会引起血压波动。此类患者一定要查明血压波动原因,按血压波动规律服药,最好服用长效药物,最起码是中效药物,尽量少用或不用短效药物。

清晨血压高 正常人血压也会有昼高夜低的节律性,但有的高血压患者这种晨峰现象更明显,也更危险。这主要是因为凌晨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迅速增强,使心率加快,血压迅速增高,中风的概率大大增加。此类患者可以在早上睡醒后,不吃药,不吃早餐,安静状态下测量血压,如果家庭血压监测≥ 135/85 毫米汞柱,或去医院测量血压如≥ 140/90 毫米汞柱,可判断为清晨高血压。此类患者同样要重视生活方式的干预,降压药最好选择长效降压药,这样会使血压控制得更和缓平稳,降压效果更好。如果单药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调整用药时间,也可以增加药物剂量,甚至再联合其他药物,但一定要有医生的专业指导。

H 型高血压 H 型高血压为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成年高血压患者中, H 型高血压约占75%(男性占91%,女性占60%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可以有效预防中风。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与维生素B6、B12与叶酸摄入不足,以及富含蛋氨酸蛋白饮食有密切关系。此类患者饮食应控制富含蛋氨酸蛋白饮食(比如肉类),补充富含叶酸、维生素B6 、B12的食物,食物中的叶酸摄取主要是通过水果和绿色蔬菜摄取,但叶酸非常不稳定,如蔬菜贮藏2~3天后叶酸损失50%~70%;煲汤等烹饪方法会使食物中的叶酸损失50%~95%;盐水浸泡过的蔬菜,叶酸的成分也会损失很大。因此,应尽量改变一些烹制习惯,尽可能减少叶酸流失。如买回来的新鲜蔬菜不宜久放、熬粥时不宜加碱等。如有必要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叶酸,或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与叶酸组成的复方制剂等。本报记者 / 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