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思维差异与异性缘:或许你还不知道的那些心理科学

文 / 泛心理学院
2020-02-11 00:02
"点个关注,#泛心理学院#跟我一起,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情感故事,还有各种趣味测试!

【阅读对象】适合以下朋友阅读:需要寻找异性朋友、需要改善夫妻关系、需要改善与异性同事关系

一个非常严肃的事实:这个世界上有一半人和你是不同性别。虽然你可以不恋爱不结婚,但在工作生活中,你还是会遇到与你不同性别的人,而你却不得不同这些人打交道。

另一个非常严肃的事实:男性和女性的思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我们甚至可以把男性和女性看成是来自两个不同的星球的人,或者说不同种生物。

两性思维差异与异性缘:或许你还不知道的那些心理科学

对于两性思维的差异,很多人都对此做过分析,在过去的文章里和微头条里,我也做过讲解。

下面我要告诉大家几条心理学家研究的有关两性之间心理真相的一些研究成果。

恋爱是一种本能。正是因为你可以爱上异性,才使我们这个物种得以繁衍和延续。是的,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生物都是通过两性来繁殖的。因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基因的多样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常识:同性繁殖的生物基因较为单一,不懂的话我也没办法,这是高中知识)。人类恋爱的本能具有生物学的基础,这种本能与我们的身体已经实现了绑定。人类在坠入爱河的时候大脑会产生一种叫苯乙胺的物质。这种物质由神经系统分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以后会让人产生兴奋感。它会使我们的心跳加快,让我们兴奋不安,会让你全身出汗,会让你面红耳赤。但这种物质的分泌通常难以持续很长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三个月。这就提示我们,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在三个月内与异性建立比较良好的关系,那么就意味着两人之间很难走进婚姻的殿堂。这同时也意味着,如果仅仅依靠爱情走入婚姻的话,通常来说婚姻也不会持久。不久之后你将会感受到婚姻的痛苦。(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希望自己的婚姻长久幸福,那还需要什么呢?欢迎留言讨论)

两性思维差异与异性缘:或许你还不知道的那些心理科学

所谓的一见钟情是完全可能的。这种一见钟情往往源于我们潜意识之中的那些深不可测的童年经历。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童年时期是学习的最佳阶段,个体的行为模式、价值观等都是在童年时期通过学习体验获得的(童年时期大家都是一张白纸,这个时候是形成行为模式的关键时期。随着你的年龄成长,你的行为已经固化,就很难被改变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三岁看老)。

两性思维差异与异性缘:或许你还不知道的那些心理科学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潜意识铭刻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人类有,动物也具备。上世纪30年代,奥地利动物学家康拉德·劳伦斯博士曾经引诱过一群小鸭子,对其产生无法割舍的眷恋(就是大家熟悉的那个故事,鸟类会将自己出克以后看到的第1个动物,当成是自己的妈妈。不要告诉我你没有听说过)。人类的早期情绪来源于童年生活中,我们从家庭成员伙伴,以及其他那些偶遇中所获得的回应。也许我们会忘记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但这些事情依然存在于我们的记忆里,依然存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当合适的刺激重复发生时,这些潜在的记忆会在潜意识里被激活,而你自己可能完全不知道(篇幅有限,如果不知道的话,可以去阅读弗洛伊德的相关书籍)。

两性思维差异与异性缘:或许你还不知道的那些心理科学

我们小时候对于异性的一些美好的记忆,会深入到我们的潜意识和我们的心灵深处,对于男孩子而言,母亲喜欢的某种香水、或者是某一个帮助过你的女性所具有的某种特征、你喜欢的某位女性的习惯性动作或者是某个特殊的装束。这些都会是用你的潜意识当中。也许你会遗忘,但某一时刻突然再次闻到那种香水的、看见某种特殊装束的女性、某个女性的习惯性动作,就足以在一瞬间让你分泌你的苯乙胺。

当然,这种记忆也有可能是消极的,比如说伤害过你的某个女性,所具有的那些特征,一旦在你成年之后遇到的女性具有这个特征的话,你会不自觉的讨厌她。如果某个女孩子在童年期间曾经遭受过性骚扰的话,那么在其成年之后,可能就会出现恋爱障碍的情况。(这有没有让你回忆起什么?欢迎留言分享)

点个关注,#泛心理学院#跟我一起,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情感故事,还有各种趣味测试!".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