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小伙爱上单亲妈妈,自愿结扎,为何医生却劝阻?原因令人唏嘘

文 / 家庭医生杂志
2019-01-18 12:57

向来,女性结扎天经地义,男性结扎寥寥无几。无他,传统观念如此。

而最近两则新闻的男主人公,偏偏要打破传统,愿意甚至主动提出代替另一半结扎。没想到的是,他们双双遭到了医生的劝阻。

男性自愿结扎,医生却说“不”

一名31岁的小伙爱上了一个单亲妈妈,而女方此前已经生了一个小孩,她担心再婚后万一有了宝宝,会委屈大的孩子。身为独子的小伙又是第一次结婚,婚后总不能不生孩子。这些顾虑让女方对这桩婚事很犹豫。

小伙为表决心,提出婚前自己先做结扎手术。找了医生几次,都被医生劝说回去仔细考虑再做决定。

但几次下来,小伙都很坚决,最后如愿做了结扎手术。

这不是真爱是什么?!

30岁的张女士马上要生二胎,夫妻俩商量后,决定以后不再生育,老公也同意结扎。

他们咨询了两家省级医院以及一家市级医院,得到的回复却是——

“我们医院不做这个手术”

“不建议做”

“并发症有很多”

“不符合人道主义”

男方被医生严肃批评,为结扎积攒的勇气也给吓没了,表示再也不肯结扎。

第一则新闻中医生的做法可以理解,毕竟小伙还未婚,感情问题变数多,再加上又是家中独子,生育问题是该好好考虑。而小伙的行为,不得不说是真爱了!

但第二则新闻中,两夫妻马上迎来二胎,今后也不想要孩子了,对于男性结扎,为什么医生还是百般劝阻?

不符合人道主义?

拜托,这都8012年了,意外怀孕再人工流产,不是更不符合人道主义?

有很多并发症?(比如有人说做了结扎手术后,相当于破坏了血睾屏障;还有留在附睾里的精子会被当成身体的异物,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那我想说,精子平时不就好端端的呆在附睾里么?怎么就成异物了?

的确,男性结扎手术可能存在并发症(但哪项手术没有并发症呢~),不过也并非如上所说的那样。

男性结扎,扎的不是蛋蛋,也不是丁丁

不少人以为,男性结扎扎的是蛋蛋,甚至是丁丁。这误解可大了去了。

男性结扎,其实是输精管结扎术。从名字你应该看出来了——与输精管有关。

众所周知,精子生于睾丸,成熟于附睾,再通过输精管经由精囊至射精管。射精时,精子随同前列腺液等一起从尿道射出体外。

那么,假如输精管断了,射出的精液中就没有精子了,也就能达到避孕效果。

输精管结扎术就是利用这原理,通过阴囊的小创口(约0.5cm,压根不触及阴茎),切断输精管,然后结扎断口两端,从而阻断精子进入精液。

手术无需缝合,伤口贴块纱布和胶布就完事了。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精子不断生成,又被阻断了前路,睾丸会爆吗?

想太多……

被阻隔的精子会被身体溶解、重新吸收,不会危害人体。至于会变成异物来“造反”的说法,当然是无稽之谈。

结扎后,性生活就不顺利了?

放宽心吧。

精液中90%以上是前列腺、精囊腺的分泌液,精子只占很小一部分。

前列腺在,则不用担心射精问题;而丁丁的勃起,靠的是海绵体。所以结扎后,不管是勃起还是射精,都不会受到丝毫影响。

但是,真的有反馈说性能力下降的事例啊,怎么解释?

这些例子,基本是做完节育手术20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的。 你说男人上了年纪,性能力能保证一如从前吗?这个真不能怪在结扎手术头上。

与其他避孕方式相比呢?

对比其他避孕方式,输精管结扎术的优势在于:

①并发症风险和复杂度较小

女性输卵管结扎术,需要在腹部进行,存在腹部感染的风险。相较来说,男性输精管结扎,手术部位在阴囊,创口小,风险更低。

并且,比起女性皮下埋植和宫内节育器有使用期限的麻烦,男性结扎可以说是扎一次,管终生,一劳永逸。

②可靠性强,不影响体验

避孕药、安全套等避孕方式,一旦用不好,会大大降低避孕成功率,还可能影响体验。

而男性结扎的避孕成功率,高达99.5%。对于没有生育要求的夫妻而言,可靠性强。

不过,如果你要说男性结扎的坏处,那自然也是有的。

比如那剩下失败的0.5%,就来自于术后精囊剩余的一部分精子。“库存“未消耗完,就可能导致避孕失败。

另外,想防病,还得戴套,因为结扎并不能预防性传播疾病。

并发症也可能存在,如附睾淤积症、出血、感染等。幸运的是,有数据显示,大多数男性结扎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后遗症。

有后悔药吃吗?

那,万一哪天我又想生娃了,有后悔药吃吗?

理论上来说,有。但一来复通手术较为复杂,费用昂贵;二来即使复通了,可能会因为自身免疫反应的原因,不能100%恢复生育能力。

所以,男性结扎只适用于那些铁了心不想再生娃的夫妻。如果你一时心血来潮想去结扎,那我劝你慎重!

其实,夫妻之间,由哪一方承担避孕职责,应该根据双方的身体状况而定。选择适合双方的避孕方法,才是真正为对方着想。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