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精用光了,你该怎么办?第二十六篇:尿频早泄,总拉肚子

文 / 精诚名医汇
2018-07-20 06:01

(本文为“文君然文化工作室”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本草纲目》、《中华药海》、《中华临床中药学》 本文作者:文君然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我们说“肾精用光了,你该怎么办”系列文说的第26篇。这就是关于尿频早泄、经常腹泻的调养。

请您记住了——如果尿频、早泄,经常腹泻而完谷不化(所谓完谷不化,就是吃什么排什么,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这样的一组症候经常集中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务必考虑脾肾亏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的问题。

严重吗?听起来似乎挺严重。但是我们告诉您,在明代的《本草纲目》里,有一个办法,只用一味中药,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状态。这就是妙用芡实。方法如下——

准备芡实粉30克,粳米或者糯米50克。先将芡实煮熟,去壳晒干,研成细末,和粳米一同放入砂锅里面,用文火慢熬成粥就可以了。每日早晚空腹温热服用。如果近来感冒、阴虚火旺或者大便干燥,就不要用这个办法。

好。现在,我们就来带着一颗崇敬的心,来看看芡实这味良药。

为什么要带着“崇敬的心”?因为它的功效太好,对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实在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话说芡实这味药,最初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什么是“上品”,就是古人觉得既有很好的功效,同时无毒,没啥副作用。芡实性味甘、涩、平,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在于固摄。

看官须知,“固摄”这两个字,在中医学的概念中,实在是太重要了。人的很多虚损性疾病,都要牵涉到“固摄”二字上来。

比如说尿频这件事。为什么会尿频?古人觉得,这是肾气不固、下元虚寒所致。本来,尿液这东西是可以被身体“兜”住的。它会一点点贮存在尿液中,然后随着膀胱的开阖而排出。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失去了对水液的固摄作用,于是水液直驱而下,形成尿频。这就是肾“固摄”之能失常的表现。这样的人,往往小便色清,头晕眼花、腰膝酸痛、舌淡苔白,脉细而无力。

再比如说早泄遗精这类事。这其实也是肾“固摄”之能被削弱的表现。肾主封藏。肾虚,失于固摄,则精门大开,于是就会梦遗、滑精,甚至早泄。这样的人,往往伴随头晕、耳鸣、精神萎靡、腰腿酸软、神疲乏力、舌红少津,或者形寒肢冷、面白少华、舌淡苔白等症状。我们这时候要做的,就是找一味药,来固摄肾气,让肾精不再流失。

再比如说腹泻、完谷不化这件事。这就是脾虚不能固摄的表现。脾虚,连带胃的功能受到影响。脾胃不强,则吃进去的食物没办法化作水谷精微,却反成湿、滞之邪,于是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成为泄泻一病。这个时候,我们要补脾,增强脾的运化收摄之能。

而所有这些,芡实是可以帮助我们的。它入脾肾二经。一方面,它可以固肾涩精,填补肾精的同时固肾气,令肾的封藏和收摄之能加强。另一方面,它可以补脾,止泻,增强脾的固摄收涩之能,缓解腹泻的问题。《本草新编》讲:“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本草求真》讲:“芡实如何固肾,以其味涩之故”、“惟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腹泻腹痛可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可见,对于“尿频早泄,总拉肚子”证属肾精亏虚、肾气不足、脾虚失运的人来说,用芡实是非常好的选择。正因如此,我们才撰文,把它详细地介绍出来。末了,再把好方赘述一下——准备芡实粉30克,粳米或者糯米50克。先将芡实煮熟,去壳晒干,研成细末,和粳米一同放入砂锅里面,用文火慢熬成粥就可以了。每日早晚空腹温热服用。如果近来感冒、阴虚火旺或者大便干燥,就不要用这个办法。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作者文君然个人微信公众号:jnym2016,国家级健康管理师,两性医学、中医养生学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