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太无甜不欢 偏偏得了糖尿病

文 / 九派新闻
2021-12-14 00:43

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不规律,牙周炎成为当代人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大多数人觉得牙周炎对生活影响不大,没有积极进行治疗。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小的牙周炎也可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今年72岁的王奶奶是个馋嘴老太太,平日里喜欢吃各式各样的糕点,无“甜”不欢。可连日来牙齿经常红肿,还伴随着疼痛,连最爱的零食吃起来都不香了。焦急的她赶紧来到绍兴市中心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她左下磨牙牙龈红肿,已经化脓了,嘴巴里所剩无几的牙齿也有些松动了。”口腔科接诊医生俞冬琴说,询问病情后得知,原来老太太患糖尿病已有十余年,奈何管不住嘴巴,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太好,之前也时不时红肿出血,吃了消炎药后才得以缓解,此次牙痛越来越频繁,吃了消炎药也没什么效果,才来到医院就诊。

为王奶奶做了简单的清理消炎控制后,俞冬琴建议她继续药物抗炎治疗,同时去内分泌科就诊,控制血糖,等血糖降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其实像王奶奶这样既有糖尿病又有牙周病的患者比比皆是。”俞冬琴介绍,糖尿病人本身口腔自洁能力下降,易引起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更易发生牙周病,其次,糖代谢水平过高也会促进炎症反应,加重牙周炎症状,严重影响牙周健康,加之糖尿病人伤口愈合障碍,导致口腔病变迁延难愈,更难控制。

与此同时,牙周病也可以反作用于糖尿病患者,影响血糖,增加控制难度,加重糖尿病。俞冬琴说:“牙周疾病产生的炎症介质可抑制糖原合成,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不利于血糖控制,此外,口腔疾病严重时会加重糖尿病大小血管病变,导致心绞痛、脑卒中、心力衰竭等。”

俞冬琴建议,对于重度牙周炎和牙周脓肿的患者,不仅要检查牙周状况,必要时还需要检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需要做好常规的口腔清洁工作,比如正确有效的刷牙,牙缝比较大的患者可以使用牙间隙刷,牙周袋深的患者可以使用冲牙器等工具。另外建议定期做口腔检查,必要时进行牙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