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糖尿病专家向红丁:血糖高,莫慌张,谨记6句话,少往医院跑

文 / 家庭与生活健康报
2021-05-21 01:42

兰州理工大学教授马跃洲,24岁确诊糖尿病,50岁辞世

台湾著名陈立夫先生,患糖尿病50余年,活到101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50多岁时患糖尿病,目前101岁高龄

……

“糖尿病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是不是会影响寿命”……这是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顾虑。作为继心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致死疾病,这种顾虑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向红丁曾发表的《我能让你战胜糖尿病》一书,让众多糖尿病患者从中受益,实现了糖尿病“逆转”。

顶尖糖尿病专家向红丁,在他看来,得了糖尿病,“长命百岁”也不是不可能的。1995,他第一次提出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和监测的糖尿病“五驾马车”。如今,这“五驾马车”不仅使用至今,还成为多种慢性疾病通向健康的必由之路。惋惜的是,向红丁教授在17年因积劳成疾导致心脏病突发辞世,但他留下的6 句话,若能谨记,或许能少往医院跑几趟。

顶尖糖尿病专家向红丁:血糖高,莫慌张,谨记6句话,少往医院跑

1、糖尿病是可以“逆转”的

患上糖尿病,千万不要以悲观的心态对待,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正确的方式,糖尿病的“逆转”不是没有可能的,而我们的周围,也真真实实存在这样的案例,要对疾病有信心,调节好心态。

2、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

向红丁教授建议糖尿病人“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吃没有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

四条腿的——猪牛羊

两条腿的——鸡鸭

没有腿的——鱼

一条腿的——蘑菇

高血糖者应遵循“饮食清淡”原则,减少饱和脂肪酸、油水的摄入,增加蛋白质、氨基酸的摄入。

3、吃硬不吃软

食物中越有嚼头儿的食物,糖分吸收的速度越慢,而一些软和的食物,相对来说升糖速度快,所含的糖分会快速被人体吸收,所以最好选择硬的食物吃。

4、勿以动“小”而不为

运动能帮助增强骨骼肌的功能,控制体重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很多人往往认为走路不算运动,平时工作忙也就没必要了,其实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利血糖控制,需注意的是强度不要过大就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方案。

5、用药不看价格,贵不一定好

糖尿病大多需要吃药打胰岛素才能降低血糖,但在向专家看来,贵不一定就是好的。胰岛素其实也是一种蛋白质,只是因为分子结构比较简单,虽然有些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速效,或者中长效,但多少对身体是有危害的。

建议大家不妨补充红叶铬油试试,一是因为价格能被大众所接受,二是副作用小,无耐药性,效果还不赖,为什么推荐红叶铬油呢?

其实它的成分借助了李时珍《本草纲目》用于治疗“消渴病”的黄芪和红景天食材,而几百年前的消渴病,就是现在的糖尿病,只不过消渴的称呼也只有中医才会叫了。黄芪和红景天能显著增强胰岛效应,改善糖代谢,双重降低血糖。而红叶铬油还加入铬酵母,结合人体必需的微量铬元素来调节糖耐量。利用古学的经验,加入现代技术制成的红叶铬油,来实现对血糖的管控。

6、“性价比”测血糖

日常监测血糖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选项,但每次测量都要有意义,例如测量主要的三项指标,就能大致看出血糖走向,即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相对来讲,测量这三个指标“性价比”是比较高的,测量还要有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