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尿糖阳性,为什么医生说不是糖尿病?

文 / 南方健康
2021-01-04 19:11

最近有个年纪比较大的老大哥向我咨询,说查出来尿糖阳性,问我是不是得了糖尿病?我说可能不是的,他追着问为什么不是糖尿病?我就发现可能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而且都不知道,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讲讲这个问题。

血糖高、尿糖高,就是糖尿病吗?

大多数人去体检中心,都会做个空腹查血,拿到检查结果发现血糖高,这叫空腹血糖升高。另外有的人去尿了个尿,尿糖也是高的。

那血糖和尿糖是什么关系?有些人血糖高、尿糖不高,也有些人血糖不高、尿糖高,这是有一定问题的。

血糖是可以有点波动的;而且血糖高的影响因素是很多的,比如说前天晚上一些人晚上两三点钟的时候饿得不行了,吃了饭后会血糖高;而且我们有些药品,包括治疗皮肤病、免疫病的激素,这些都可以引起血糖高。所以血糖高首先说不一定是糖尿病。我们要弄清楚这个“高”究竟是持续存在的?还是受其他因素影响呢?

另外一点就是尿糖高更不一定是糖尿病。糖尿病这个词,我们原来说是糖尿病患者尿里有糖。以前刚刚发现糖尿病这个病的时候,我们首先观察到的病人尿是甜的,所以才追溯过来的。

尿糖这个问题跟血糖有一定的关联,但不是个确切的关联。肾脏有个功能,可以重吸收身体所有需要的东西,把它拿回去用,会产生一个值叫“肾糖阈”。每个人肾糖阈会不一样,大多数人肾糖阈超过了10摩尔的时候,尿糖会阳性;但是有一些人会偏低,血糖刚在5-6的时候尿糖就高了;甚至有些人是因为检测结果的问题。

所以血糖和尿糖升高不见的就是糖尿病,大家不用太过恐慌,要去确认它究竟是什么问题!

血糖升高。该做哪些检查呢?

血糖高,首先会排除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之后会试图断定这个病人是不是真的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检查方式就是糖尿病的确诊试验,这个试验是我们中国目前拿来诊断糖尿病的最准确的标准。

血糖比正常范围高,但又没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需要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具体怎么测呢?就是你在测空腹血糖后,我们会把75克无水葡萄糖溶于水中,让你五分钟内喝完。从你喝糖水第一口开始计时,分别测半小时后、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的血糖。用这个实验来反映你耐受葡萄糖的能力,确诊是否是糖尿病。

同时我们会问你有没有症状,如果没有症状,即使检查指标是高的,那么恐怕要择日再重复口服葡萄糖耐量的试验,来确认它是不是。当然还有别的检查,这检查究竟都是什么呢?最常见的一个检测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反映患者8-12周的平均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越好,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越低,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这个值是我们在来评估糖尿病人血糖是否控制好的一个指标,它不拿来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我们大概会预估它在三个月之前的血糖是升高的,当然跟它类似的一个检测指标,叫做“糖化血清白蛋白”。因为白蛋白的代谢会更快,如果近期的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可能还没高,但是糖化白蛋白会高了,这些值都是拿来长期监测血糖的变化。

还有一些数值,我们叫做“餐后血糖”。有一些病人我们会让他做餐后血糖来看是否有糖尿病。还有我们也会评估病人的胰岛功能怎么样?它的胰岛素究竟高低,或者说它真是不够了?还有我们病人高度怀疑糖尿病的时候,会去评估一些自身免疫的抗体,看这个病人是不是糖尿病,是否有自身免疫因素参与在里面。

血糖升高的检查有很多,但是因人而异,要根据病人情况去选择最合适的检查。

如何诊断糖尿病呢?

这牵扯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果病人没有什么不舒服,仅仅是我们说它监测的血糖数值高:病人如果空腹超过了7,餐后两个小时超过了11.1,或者这个病人,不论他吃饭的时间,随机测血糖超过了11.1。 这种检测指标如果在两次以上,我们会说这个病人应该是糖尿病。

但是如果病人有症状,病人有糖尿病相关的一些不舒服,比如说多饮、多食、多尿,包括体重的下降。如果合并了这些因素,它仅仅有一次的升高,就可以去诊断糖尿病。

所以,老大哥查出的阳性,不能得出患上糖尿病的结论来。短时间内大量摄入甜食,饥饿后大量进食,肾脏疾病,服用某些药物或检测原因都可能导致尿糖升高,出现假阳性。所以当尿糖升高后不要恐慌,需排除影响因素再次评估。

查出血糖升高后,首先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排除诱因,进一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口服糖耐量试验、餐后血糖、评估胰岛功能、自身免疫抗体等。大家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