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必知:二甲双胍三种剂型,怎么选择有讲究

文 / 功德健康
2020-12-09 10:26

家住广东的老余今年57岁,他最近总是口干舌燥,体重也有明显下降,到医院里一查,餐后血糖竟然高达12.4mmol/L,被医生诊断为2型糖尿病,建议服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尤其是体重超重和胰岛素抵抗患者的首选药物,有着不同的剂型,患者在一般药店都能买到。

然而一到了药店,老余就有些摸不清头脑了。他看到除了二甲双胍普通片,还有缓释片和肠溶片,到底应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而这几种二甲双胍又有什么区别呢?

作用形式不同

事实上,老余遇到的问题,也困扰着许多糖友。根据给药后制剂中药物溶出及释放方式的不同,二甲双胍可分为普通片、肠溶片和缓释片三种剂型。

最早上市的二甲双胍普通片,比较“心直口快”,经口服后药物在胃中释放,在进入消化道之后,药物绝大多数都会在食管和胃中溶解吸收,有着作用时间的峰值,因此在控制餐后血糖的方面疗效显著。

由于普通片可能会刺激上消化道,二甲双胍肠溶片应运而生。在肠溶材料的包裹下,肠溶片不会在胃中崩解,而是抵达肠道才会释放药物,这样就巧妙地减轻了药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作用。

而二甲双胍缓释片可以在胃肠道内缓慢溶出释放,释放速度比普通片要慢,可避免药物在胃肠道迅速释放导致的胃肠刺激,也可以长时间保持血药浓度,控制血糖的时间更稳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服药方式不同

二甲双胍普通片每日需服用2-3次,且应在每日进餐时或餐后服用。建议先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根据病人血糖和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让胃肠道逐渐适应。

二甲双胍肠溶片同样是每日服用2-3次,但应在餐前半小时服药,这样当餐后血糖达到高峰时,药物的浓度也相应较高,较好地覆盖了餐后血糖高峰期,有效发挥降糖作用。注意肠溶片不能掰开服用,否则会丧失药物的肠溶作用。

二甲双胍缓释片每日服用1次即可,在用餐时或餐后口服,应整片吞服,不能嚼碎或掰开服用,否则会影响疗效。缓释片不仅能防止漏服,而且具有较好的胃肠道耐受性。

副作用不同

由于二甲双胍普通片在胃中溶解,会导致高浓度的药物黏附在消化道黏膜上,因此可能会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因此,对于一些有胃肠道合并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选用肠溶片。肠溶片和缓释片则可以克服药物对于上消化道的刺激作用,这两种剂型的胃肠道反应也相对较小。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二甲双胍剂型?

通常情况下,二甲双胍普通片、肠溶片或缓释片的选择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喜好和经济能力,遵医嘱并综合考虑进行选择。

二甲双胍普通片的优势在于经济实惠,价格最低,此外普通片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为2小时,缓释片的达峰时间约为7小时,所以如果患者在餐后血糖有明显升高,普通片的疗效相对更快。

但是,普通片需要多次服用,不太适合平时工作不方便带药、或者容易忘记服药的糖尿病患者,这两类患者更宜选择二甲双胍缓释片,缓释片既可以达到缓慢释放、平稳降糖的效果,服药也比较简便。

此外,如果糖尿病患者在服用普通片时,反复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可以考虑更换成肠溶片或缓释片。如果是以控制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则选择肠溶片为宜;如果以控制空腹血糖升高为主,则选择缓释片为宜。

老余咨询了医生和药师,了解到二甲双胍三种剂型的区别与联系后,患有慢性胃炎的他选择了二甲双胍肠溶片。肠溶片可将药物直接抵达小肠等作用地点,不仅克服了药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还能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从而有效控制餐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