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苹果树是如何改变2型糖尿病治疗的?

文 / 乐游健康养生汇
2020-11-07 10:04

糖尿病,一个“甜蜜”但并非好受的疾病,别看患者的餐前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合血红蛋白数值都高,但生活上并不甜蜜。糖尿病距离人类首次发现已有2500多年了,由此说来,糖尿病也是一个相当古老的疾病,国际上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50年,医学文本中可见记载的是1425年。

1.糖尿病的历史

糖尿病源远流长,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曾记载过“消渴证”。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金匮》消渴篇,也对糖尿病的“三多”症状有所描述。而世界上最早治疗糖尿病的则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其根据父亲口渴难忍、饮量大增、身体多疮、小便有水果味的症状,并借助甄立言《古今条验》一书中指出的消渴病者小便似麸片微甜。于是他亲口品尝其父小便,发现果真是甜味的,故针对消渴证制定治疗方案,辅以调整饮食,使其父病情得到控制,于是他把这些经验写进了《外台秘要》一书。依据考证,糖尿病在古代称为帝王贵族病,多发生在肥胖、多食、家境富有者中。

糖尿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慢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节节攀升。1986年,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不及1%,大约810多万例;至2002年,患病率升至4.5%,达2050多万例;2008年,患病率9.7%,9240万例;当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164亿,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三分之一,并且患者人数还在不断增长。

2.格列净类降糖药的研发过程

为了节制糖尿病和控制血糖,近年来,胰岛素类似物和口服降糖药进展神速,一种可抑制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型的抑制剂(俗称格列净类)上市。提及此类药物的研发历史,还得上溯至1834年说起,当时法国的化学家盖格从人们所爱吃苹果树皮、树叶和苹果皮中,提炼出一种根皮苷(天然的糖苷衍生物,源于苹果皮及梨树),其可使人和动物产生糖尿。

1886年又有一位德国的药学家约瑟夫.冯梅林发现根皮苷具有引起多尿、排出尿糖、减轻体重等作用(类似糖尿病的自然症状),于是根皮苷进入了科学家探索眼球。大约经过整整一个世纪,1986年,科学家通过X射线衍射法,确定下来根皮苷的晶体结构,同时,也确定下来根皮苷的作用机制。原来,根皮苷之所以使人体产生多尿、糖尿,是因为其可抑制尿糖在肾脏的重吸收,启迪了人们拓展另一抑制血糖的途径—抑制葡萄糖在肾脏的吸收而降低血糖,由此,研发了一类新型降糖药—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型(SGLT-2)抑制剂,也称格列净类降糖药。

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型几乎均分布在肾小球近端小管内,可调控大部分尿液滤过时葡萄糖的重吸收,因此,格列净类降糖药可抑制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型的活性,抑制转运体的功能,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的分泌和排出,降低血糖和体重,延缓糖尿病的进程,成为对抗糖尿病的新颖、重要的策略。

目前格列净类降糖药有7个品种,其中达格列净、坎格列净和恩格列净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鲁格列净、托格列净、恒格列净、依格列净刚刚上市,目前,仅有达格列净、坎格列净、恩格列净在国内上市。

3.创新的排糖机制

格列净类降糖药具有创新排糖机制:①作用新颖,超越传统的降糖药,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分泌和排出,排糖更强更持久。②服用方便,一日1次(晨服)。③尚具保护心肾作用,2019年美国、英国、欧盟和中国指南推荐用于2型糖尿病者一、二级预防。部分源于降糖作用,部分得益于其他作用(降低血压、降低甘油三酯、降低心脏负荷、降低血尿酸、减少尿蛋白)。④安全性好,低血糖风险小。⑤可减轻体重(均值4-6公斤)。⑥符合糖尿病者降糖、对抗大血管并发症、保护心肾、减重的治疗新方向。

4.警惕药物的风险

鉴于药品具有双重性,有临床获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服用格列净类降糖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达格列净、坎格列净的起始剂量分别为一次5毫克、100毫克,根据血糖控制和是否耐受可调整至最大剂量10毫克、300毫克,一日1次;

②达格列净餐前、餐后均可服用,坎格列净需在第一次正餐前服用;

③由于促使大量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增加了泌尿、生殖道等局部的葡萄糖浓度,为细菌和真菌(念珠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生殖器和尿路感染几率增加,甚至可能并发尿源性脓毒症和肾盂肾炎。服用期间宜大量饮水(白开水);

④为避免生殖道和泌尿道感染的发生,建议使用前询问病史,半年内反复发生泌尿生殖感染的患者不推荐使用;

⑤使用中,如发生感染并需要抗感染治疗时建议暂时停药。感染治愈后,可继续使用;

⑥服用初期,尤其是使用的第1个月,需关注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如患者出现泌尿和生殖道感染的症状(发热、尿频、尿急、腰痛),应及时就医并作相关检查以明确有无感染;

⑦注意个人外阴部卫生,保持小便通畅,减少感染的发生;

⑧在低血容量情况下停止使用,以免肾功能恶化。

文章作者:

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张石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