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一吃饭就出很多汗,可能不是低血糖,而是糖尿病一种并发症

文 / 蔡医生
2020-10-23 10:24
吃饭的时候出很多汗,感觉下肢发凉,上半身、颈、头部多汗,这可不是低血糖,别误会了!这有可能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很多患者甚至部分医生都对此都比较陌生。

如何辨别低血糖?方法很简单!

是否低血糖,在家测个血糖就明白了(糖尿病朋友的血糖<3.9 mmol/L), 于是有一部分糖友们误以为低血糖而自行减少胰岛素或降糖药的剂量,这就会导致原先平稳的血糖再次起伏起来——给身体留下了不小的隐患。

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是如何来的?

●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是糖尿病常见的自主神经病变表现,约50%1型糖尿病存在这种情况,而患有周围神经病变的人群中有着高达83%-94%的比例!

●什么是自主神经?自主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共同支配着各个器官、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及分泌,参与调节葡萄糖、脂肪、水、电解质、体温、睡眠和血压等。

●而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神经内膜微血管病变,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受损,主要是交感神经节后无髓鞘的催汗轴索的变性导致的,会引起一部分朋友会表现为运动后或温暖环境中出汗,四肢却无汗,也有部分病人会表现为进食期间出现头颈等上身多汗,甚至大汗淋漓。


关于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的治疗

●首先是血糖的控制,根据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空腹下血糖控制目标是4.4~7.0mmol/l;而非空腹是≤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mmol/l;

●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普鲁本辛、水合氯化铝溶液等,具体可以咨询下当地公立医院医生。

●自我的认识,此类患者多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干燥,需要做好皮肤护理,关注皮肤有无破损,保持自我衣着舒适和卫生,洗澡后注意润肤、保湿、防晒等。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不单单会影响“出汗”,还会影响胃肠、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统等。可以出现胃轻瘫(胃排空延迟),便秘,腹泻(多为饭后或午夜时分),尿失禁,尿潴留,阳痿,瞳孔改变,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心肌缺血,严重者可发生心脏性猝死。

糖尿病血糖的调控有多重要?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更多的糖友,增强大家对控制血糖的决心,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糖尿病的朋友对糖尿病的认识不足,觉得没什么不舒服不去理会。哪怕已经达到了住院的标准,哪怕门诊医生苦口婆心的劝说,也不为所动。上面说的只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只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的其中“一类”,还有急性并发症的呢,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以及一些感染疾病,比如女性朋友多见的肾盂肾炎,膀胱炎等,这里说下,糖尿病的并发症有一百多种

尽管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是糖尿病“没那么危险”的并发症,但也影响着病人的生活,甚至会影响着病人的自我判断,从而往低血糖去考虑。

总结:

1.一吃饭就出汗,很可能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

2.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可表现为运动后出汗,但四肢却无汗,部分人表现为进食时出汗。

3.关于糖尿病味觉性多汗症的治疗,最重要的是控制血糖。

参考内容:

1.人卫出版社第九版内科学。

2.Omer H. Tarar,Andres J. Munoz. Embarrassed to Eat:Two Cases of Gustatory Hyperhidrosis.Journal of the Endocrine Society.doi:10.1210/jendso/bvaa046.

3.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第2版[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2010:435-445.

4.陈家伦主编.临床内分泌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2011: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