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20年,她睡前血糖3.8,能否减停胰岛素??

文 / 糖尿病同伴
2019-03-19 02:11

66岁的杨大姐早晨发来微信,问:现在一天四针胰岛素,睡前血糖3.8,那针长效还打不打?

她是拥有20年糖龄的老糖了。在后来的询问中,才知道她刚用胰岛素不到一年时间。一天四针,三餐前使用的是门冬胰岛素,剂量分别是10-9-10,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也是10单位,这还都是当时住院调糖时制定的剂量。昨天睡前血糖3.8mmol/L,害怕再低血糖喽,就没有敢注射那针长效胰岛素,今天晨起血糖7.0mmol/L。

从她的叙述中,我知道了她的困惑还不仅仅是“睡前血糖3.8还打不打长效胰岛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减少些打针次数,甚至不再打针。

糖尿病20年,她睡前血糖3.8,能否减停胰岛素??

北京工作时,不记得是哪位主任啦,介绍她在做访问学者时导师曾经让她们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测4次血糖,测一周看看。

我也曾自己连续测过2天血糖,最后还是没有坚持下来。

而我们面对的就是这群人,自己难以坚持,却要他们每天固定的时间扎手指头测血糖,还要注射胰岛素,还有一大堆的口服药。

糖尿病20年,她睡前血糖3.8,能否减停胰岛素??

回过头来继续说。

总结一些她的问题:

1、一天4针(三速一长)胰岛素,睡前血糖3.8mmol/L,还用打长效胰岛素吗?应该怎么办?

2、20年的老糖,能不能减少胰岛素注射次数,甚至停止注射?

晚餐前注射了餐时胰岛素,睡前血糖3.8mmol/L,只能说明晚餐前的胰岛素相对其后的饮食运动因素,剂量相对偏大了!遇到这种情,我们的分析,首先是:晚餐吃得少吗?晚餐后运动大吗?是否有晚餐后洗澡等因素导致胰岛素吸收增速?如果以上因素都如平常一样,那还要参考日常的血糖水平,平时睡前血糖如果总是在一个相对的低值,减少晚餐前胰岛素就是第一选择。如果平时睡前血糖不是这样的偏低,仅是昨晚上是这样的,减少晚餐前胰岛素剂量就要慎重。-----这是从预防的角度,找下原因。括弧:高手都是这样炼成的!

糖尿病20年,她睡前血糖3.8,能否减停胰岛素??

睡前出现了3.8的血糖,长效还打不打?答:应该要打的。因为长效胰岛素解决的是基础胰岛素,不注射的话,明天的血糖可能就乱起来了,如果是胰岛功能极差的1型,很容易因此而出现酮症。

睡前3.8的血糖,再注射长效胰岛素,低血糖风险会增加吗?只要注射胰岛素,就有低血糖风险。但是,长效胰岛素起效时间需要2-4h,在这段它还没有发挥多大作用的时间内,是否发生低血糖,主要是看您在血糖3.8mmol/L的这个时间点,体内还有多少活性胰岛素?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作用高峰一般在注射后1--3h,可以维持到3--5h,而人们睡前监测血糖的时间,大部分都是晚餐后3--4h,此时的活性胰岛素应该不大了,导致严重低血糖的可能性也会因此减少。尽管如此,对于老糖还是应该慎重对待,所以,此时我的最佳推荐就是:立即进食15-20g糖的水果或甜点,然后再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糖尿病20年,她睡前血糖3.8,能否减停胰岛素??

杨大姐昨天晚上并没有注射长效胰岛素,今天空腹血糖才是7.0mmol/L,比平时的空腹血糖并没有升高多少。她在暗自庆幸昨晚没有注射长效胰岛素的“英明决策”的同时,突然想到的是:是不是能少打一针呢?

从杨大姐的语言中,我隐约感受了那丝无奈。

胰岛素一天四针,3速1长,是包含了基础和餐时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我告诉她,这种治疗方案中,一般使用基础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比例要占到全天胰岛素总量的40-50%,而她的甘精胰岛素仅占25%左右,在晚上没有注射长效的情况下,空腹血糖(1次)能够维持到7mmol/L,说明她的胰岛功能应该还不是非常差。加上晚餐前注射的餐时胰岛素导致睡前的“低血糖”,很可能是因为她的餐前大剂量超标了,才导致整个胰岛素使用比例的偏差。我给她的建议是,监测三餐前和睡前血糖2-3天,先不要急于减少打针次数,首先需要考虑的可能是先减少餐前大剂量1-2单位X3次。

胰岛素使用,一般分三个阶段:降糖期、减药期、维持期。当原有的高血糖被纠正之后,就进入了减药期,经过2-4个月的减药过程,才进入维持期。如果在减药期不能合理调整(减药),将会出现常见的两个问题:一是体重上升,二是时常有低血糖,而低血糖反应却逐渐减少。

杨大姐频频称是,一年中体重涨了近10斤,昨天睡前的3.8mmol/L就没有任何反应。

对于老糖,治疗要精简。

我不知道她使用胰岛素时的起因是什么?如果没有二甲双胍等口服药物的禁忌,没有明显的心脑眼肾等并发症,随着胰岛素剂量的调整,她的治疗方案或许可以逐渐调整为一天2次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或者一天一针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她昨天晚上10单位的长效胰岛素没有注射而今天的空腹血糖仅为7mmol/L,我感到信心满满,而从她略微变异的声音中,我也听到了她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