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吃阿司匹林就像国人喝板蓝根一样随意,但其实体重还决定用量

文 / 中国家庭报
2018-08-24 18:14

“给我一片阿司匹林”,是美国生活片里常见的台词之一,美国人动不动就喜欢吃阿司匹林,如同国人生活中喝板蓝根一样。

2018年7月2日,美国宾州大学的皮特 · 罗斯威尔教授发表于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上的最新随机试验揭示了阿司匹林对个体患者体重、用量与影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只有在患者体重较轻时(< 70千克),低剂量阿司匹林(<100毫克/天)对心血管保护作用才有意义。而当患者体重较重(> 90千克),高剂量的阿司匹林剂量(>300毫克/天)才能起到保护作用。此外,研究发现对于<70千克人群,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而对于≥80千克人群,大剂量阿司匹林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阿司匹林,抗血栓药物中的霸主

阿司匹林最初用于镇痛、解热以及抗风湿。而随着其他类别消炎药的出现,阿司匹林曾跌下神坛,一度沦为伤风感冒药物中的添加成分。

当美国医生克雷文偶然发现阿司匹林具有延长血液凝固时间的作用后,才被用于抗血栓药物的处方中,成为业界霸主。

因此阿司匹林是急性心肌梗塞的首选用药,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必备良药。目前为止,阿司匹林在冠心病和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神奇功效几乎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替代。

除镇痛、解热、抗风湿、抗关节炎、抗血栓等用途外,阿司匹林亦用于治疗川崎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先兆子痫等疾病,近年来还被发现可用于结直肠癌的预防。

阿司匹林,用量有讲究

临床认为,小剂量阿司匹林(75-300毫克/天)具有抗血小板作用;中等剂量阿司匹林(500毫克-3克/天)具有解热镇痛效应;大剂量阿司匹林(超过4克/天)具有消炎及抗风湿作用。

服用阿司匹林时间上早晚均可,至于饭前还是饭后,要看制剂方式。如果是“肠溶片”,可饭前吃;不是“肠溶片”则要饭后吃,以免刺激肠胃。

阿司匹林最大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症状,另外还会引起皮肤淤青出血、牙龈出血、上腹部不适,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周宁

延伸阅读

哪些人不适合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不宜和降糖药、安眠药、降血脂药消胆胺、利尿药、消炎镇痛药、抗痛风药、维生素、激素类药物同时服用。对阿司匹林或者水杨酸过敏、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和出血、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严重肾功能衰竭患者、严重肝功能衰竭患者、手术人群、酒后、孕妇、病毒性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应禁止服用。无论出现何种不良反应,都需要尽快就医。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通常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

哪些人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无论男女,年龄大于50岁,伴有高血压(控制良好)或糖尿病的一种,适用阿司匹林长期预防;男性大于55岁,或女性绝经期后伴有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患者,更有必要使用阿司匹林预防;没有高血压或糖尿病,但有其它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比如高血脂、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一般情况下,同时有3个或以上危险因素者,适用阿司匹林长期预防。

而对于已经发生过冠心病或卒中的患者,无论其是否伴有其它危险因素,均须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