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2018点评 | 张梅教授: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或大量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肾脏结局的影响

文 / 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2018-08-02 00:39

编者按

在第78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年会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张梅教授团队呈现了两项最新研究成果。本期微信为大家介绍在“糖尿病并发症”专题展示的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532-P),并邀请张梅教授予以精彩点评。

研究摘要

秦瑶 张梅*

目的:评估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对合并有微量白蛋白尿或大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脏结局的影响,进而为临床糖尿病肾病(DKD)的治疗提供相关循证医学证据。

方法:检索1991~2017年在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TZDs(包括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治疗T2DM对患者肾脏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肾脏结局的评估指标包括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及血清肌酐,筛选并纳入符合条件的研究。通过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利用Begg漏斗图评估文献发表偏倚,以加权(WMDs)和标准化平均差异(SMDs)比较TZDs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肾功能变化的差异,采用RevMan 5.1软件对纳入资料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6项RCT研究(罗格列酮9项,吡格列酮17项),包含8129例T2DM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在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中,与对照组比较,TZDs治疗组患者尿白蛋白的排泄率(WMD= -64.77,95%CI:-75.60~ -53.94,P<0.00001)及尿白蛋白/肌酐的比值(WMD= -18.79,95%CI:-21.59~ -15.98,P<0.00001)均显著下降。同时,TZDs治疗与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减少呈正相关(SMD= -0.59 SD,95%CI:-0.78~ -0.40,P<0.00001)。同样,TZDs治疗与大量蛋白尿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降低呈正相关(SMD=-0.57 SD,95%CI:-1.11~ -0.04,P=0.04)。然而,在合并有微量白蛋白尿或大量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中,TZDs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肾小球滤过率和血清肌酐水平变化没有明显差异。

结论:TZDs治疗可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及大量蛋白尿,但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和血清肌酐,提示TZDs早期治疗DKD具有潜在获益。

专家点评

张梅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DKD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ACEIs和ARBs类药物被认为是治疗DKD的一线用药,但仅能延缓DKD进展。鉴于目前改善DKD的治疗措施有限,因此寻求减轻糖尿病相关性肾损伤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TZDs是一类PPARγ受体激动剂,具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T2DM治疗。近年来动物研究表明,TZDs具有潜在的肾脏获益,其主要的肾脏保护机制为抑制肾脏炎症和氧化应激。多项临床研究评估了TZDs对糖尿病患者的肾脏作用,但研究结果存在争议,部分临床研究结果显示TZDs治疗糖尿病存在肾脏获益,而另有研究未发现TZDs对肾脏功能的改善作用。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TZDs治疗T2DM患者肾脏结局的RCTs研究进行荟萃分析,以评估TZDs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肾脏结局的影响,为临床DKD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本研究以基线尿白蛋白的水平进行分层,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和大量蛋白尿患者。结果发现,TZDs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大量蛋白尿,但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及血清肌酐水平。研究结果提示TZDs早期治疗DKD,可有一定的临床获益,其与ACEIs和/或ARBs联用治疗DKD或许是更好的治疗方案。

专家介绍

张梅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学教研室副主任;

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加拿大Alberta大学及美国UCSF;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青年委员;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1型糖尿病学组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糖尿病教育与血糖监测学组副组长;

南京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院血糖管理学组组长;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重点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重点培养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为1型糖尿发病机制及细胞治疗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级课题4项等科研项目。发表论著40余篇,其中SCI论文18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

《中华内分泌及代谢病杂志》通讯编委,《中华糖尿病杂志》通讯编委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