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男童从小拿饮料当水喝,体重达七十公斤险些脑出血

文 / 浙大儿院
2018-07-01 03:00

6月29日,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联合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举办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糖尿病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议在杭州举行,国内小儿内分泌领域的专家一起探讨儿童青少年糖尿病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傅君芬教授告诉钱报记者,近20年来,我国城市学龄儿童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上升了近10倍,达到20%左右。浙江省经济水平在全国位于前列,发病率和增长速度也高出全国水平

“儿童肥胖70-80%会延续至成人肥胖,成为糖尿病及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广大后备军。”傅君芬教授说,儿童肥胖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但相对应的医疗评估和管理还远远不够。

为此,浙大儿院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国内十余家三甲医院,组建全国儿童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在儿童肥胖、糖尿病专科的学科共建、人才培养、医疗合作、医学教育、学术研究等方面,开展全面协作,推广规范诊疗,共同探讨新型医学服务模式。

十岁男童体重超七十公斤

脑血管血流不畅引发痉挛

傅君芬教授介绍,浙大儿院内分泌科每年门诊量约4~5万人次,其中1/10都是儿童肥胖患者,“儿童超重、肥胖可能导致脂肪肝、高血糖高血脂,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将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内分泌科黄轲主任医师就遇到过一个因肥胖险些发生脑出血的小胖子。那是一个十岁的男孩,体重高达七十多公斤,因为突然面色发白、昏迷不醒被送到浙大儿院急诊室。

抽血时,护士发现他的血液不是鲜红色,而是粉红色,因为里面混合着不少脂肪沉淀物。拍的片子显示,他的脑血管虽然还没有狭隘、堵塞,但血流在拐弯处出现中断,血流速度变慢。

黄轲医生说,男孩是因为血管痉挛,管腔变得狭窄,最后引发了昏迷。如果不控制体重,脂肪继续在血管里积累,可能会有脑卒中的危险。

在医生的询问下,家人道出了小男孩肥胖的原因。原来,他从小都是拿碳酸饮料、果汁当水喝,很少喝不含糖的饮品

以前,爸爸妈妈虽然也觉得儿子胖,但从没想过带他到医院看病,也没有强制他减肥。这次意外后,他们开始认真调节儿子的饮食,“逼”他多运动,每年都带他回医院复诊。

现在,小男孩长成了大男孩,身材一年比一年瘦,各项检查也慢慢达标了。

16岁少年酮症酸中毒

差点长期注射胰岛素

二型糖尿病是肥胖引起的并发症之一,黄轲医生的很多小病人,都是因为二型糖尿病患者。

最近,一个少年来到浙大儿院内分泌门诊。他今年16岁,身高只有140公分,比同龄人矮不少,体重倒是有67公斤。

他的随机血糖测出来有25mg/dl,超过正常值11.1mg/dl两倍多。更糟糕的是,检查显示他已经出现酮症酸中毒,这表明他体内胰岛素明显不足。

目前,医生先让他服用药物来治疗。但如果肥胖不控制,糖尿病继续加重,那就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

黄轲医生说,现在家长开始慢慢意识到肥胖也是病,带着小胖子来看病的越来越多。但大部分都只来看一次,不会定时复查。

有一次,科里打了400个随访电话,提醒病人复诊,但最后只有十个人左右回来。儿童肥胖最主要的解决方法还是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家长最好定期带孩子复查,确保各项指标保持正常。”

文章来源:浙江24小时

喜欢我们的内容,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