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危害很大 该依照什么准则对糖尿病进行护理

文 / 热心医生
2018-06-15 14:48

糖尿病的危害很大,不言而喻,很多时候糖尿病患者都要严格控制饮食,也要严格的控制血糖,既需要患者自己的自制力,也需要患者家属的细心呵护,那么平时我们该依照什么准则对糖尿病的病情进行护理呢?

糖尿病的危害很大 该依照什么准则对糖尿病进行护理

一:病情观察

1.有无泌尿道、皮肤、肺部等感染,女性有无外阴部皮肤痛痒。

2.有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嗜睡、呼吸加快、加深,呼气呈烂苹果气味及脱水等酮症酸中毒表现。

3.有无低血糖。

4.有无四肢麻木等周围神经炎表现。

5.辅助检查尿糖定性、空腹血糖检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GOTT)测定均要准确符合操作规范。

二:对症护理

1.饮食护理

(1)让患者明确饮食控制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饮食规定。

(2)应严格定时进食,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尤应注意。

(3)检查每次进餐情况,如有剩余,必须计算实际进食量,供医师作治疗中参考。

(4)控制总热量,当患者出现饥饿感时可增加蔬菜及豆制品等副食。

(5)有计划地更换食品,以免患者感到进食单调乏味。

2.应用胰岛素的护理

(1)胰岛素的保存:中效及长效胰岛素比普通胰岛素稳定。同样在5℃情况下,前两者为3年而后者为3个月,使用期间宜保存在室温20度以下。

(2)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与安排,胰岛素常用于皮下注射,宜选皮肤疏松部位,有计划按顺序轮换注射。每次要改变部位,以防注射部位组织硬化,脂肪萎缩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注射部位消毒应严密以防感染。

(3)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主要控制三餐后的高血糖;中、长效胰岛素主要控制基础和空腹血糖。

(4)开始注射胰岛素宜使用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初始剂量宜小,以免发生低血糖。

(5)调整胰岛素用量应参考临床症状与空腹血糖、三餐前、后血糖、睡前血糖,必要时测定凌晨3时血糖及尿糖水平。

(6)调整胰岛素剂量不要三餐前的剂量同时进行,应选择餐后血糖最高的一段先调整,若全日血糖都高者应先增加早、晚餐前短效胰岛素的剂量。

(7)当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与短效胰岛素同时使用时,应分别使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并注射在不同的部位。

(8)应用时注意胰岛素的换算。

(9)剂量必须准确,抽吸时避免振荡。

(10)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先抽吸正规胰岛素后抽吸鱼精蛋白胰岛素。

3.运动治疗的护理

(1)要求病人坚持长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2)采取的锻炼形式应为需氧活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健身操及家务劳动等。

活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l5~30min为宜。此外为避免活动时受伤,应注意活动时的环境。活动时最好随身携带甜点心及病情卡以备急需。

三:一般护理

1.生活有规律,身体情况许可,可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

2.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糖尿病患者常因脱水和抵抗力下降,皮肤容易干燥发痒,也易合并皮肤感染,应定时给予擦身或沐浴,以保持皮肤清洁。此外应避免袜紧、鞋硬,弓愧血管闭塞而发生坏疽或皮肤破损而致感染。

3.按时测量体重以作计算饮食和观察疗效的参考。

4.必要时记录出入水量。

5.每日分3-4段留尿糖定性,必要时测24h尿糖定量。

四:预防感染

(1)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2)进行皮下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伤口感染。

(3)预防糖尿病足关键是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

五:健康指导

1.帮助患者掌握有关糖尿病治疗的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帮助患者学会尿糖定性试验,包括试剂法和试纸法有关事项。

3.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按规定热量进食,定时进食,避免偏食、过食与绝食,采用清淡食品,使菜谱多样化,多食蔬菜。

4.应用降糖药物时,指导患者观察药物疗效、副作用及掌握其处理方法。

5.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学会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用药方案,观察常见反应。

6.预防和识别低血糖反应和酮症酸中毒的方法及低血糖反应的处理。

7.注意皮肤清洁,尤其要对足部、口腔、阴部的清洁,预防感染,有炎症和创伤时要及时治疗。

8.避免精神创伤及过度劳累。

9.定期门诊复查,平时外出时注意随带糖尿病治疗情况卡。有糖尿病疾病问题可以咨询热心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