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文 / 成都市二医院肾病内科
2018-06-07 18:18

在内分泌科门诊有一些病人,患有糖尿病(DM)多年,定期到门诊复诊配药,近期血糖控制良好,但仍出现了泡沫尿或双下肢浮肿,最后被诊断患了糖尿病肾病(DN),而转至肾脏专科门诊就治。这些病人往往非常疑惑,明明自己的血糖控制了,为什么还会得DN呢?

这要从DN的分期谈起,DN在临床上分为五期:

第1期(肾小球肥大高滤过期)

此期仅肾小球滤过率(GFR)增加,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

新诊断的1型DM患者已有这种改变。

经过治疗,上述改变可逆。

第2期(无临床症状肾损害期)

出现间断微量白蛋白尿,应激时(如运动等)UAE可增高,休息后可恢复正常。此期肾脏已出现结构改变,GFR可仍高或已恢复正常,血压多正常。

此期最早出现于DM发病2年后。

有些患者可长期维持在这一期,预后一般比较好。

第3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肾脏结构改变更明显,GFR大致正常,血压轻度升高。

多出现在DM发病10~15年后。

病情随病程而加重。

第4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期)

大量蛋白尿,患者可出现低白蛋白血症和水肿,GFR进行性下降,血压明显升高。

DM患者在15~25年后发展成这一期。

病情会持续恶化。

第5期(肾衰竭期)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增高,导致氮质血症和肾功能衰竭,伴严重的高血压、低白蛋白血症、水肿、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继发尿毒症性神经病变和心肌病变,并伴有中、重度肾性贫血。

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才能维持生命。

糖尿病肾病就是这样,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进展。在早期(前两期)若能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就能阻止DN的发生。反之,若发现时已处于第4期,肾功能已开始减退,即使花再大的力气也无法使病变逆转。

何防止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生、发展,

1、严格控制血糖

高血糖是糖尿病性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早期发现糖尿病并予以合理治疗,尽可能使三大物质代谢恢复正常非常关键。

2、有效控制血压

高血压虽不是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病因素,但高血压可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所以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应注重血压的控制。

3、定期检测血糖相关指标

血糖检测非常重要,有部分患者在治疗初期对此比较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认为服药后血糖控制应正常,不再去检测,高血糖而导致肾脏出现问题后再去解决,即错过了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最佳时机。

从血糖升高到肾脏出现严重损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若能及早发现肾损伤,合理保护,即可延缓糖尿病性肾病的进程。因此,应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同时进行肾功能的评估。

4、调整饮食

(1).限制饮食蛋白.高蛋白饮食可增加肾小球的血流量和压力,加重高血糖所引起的肾血液动力学改变。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如瘦肉、鱼肉、牛奶等,摄入量宜控制在0.6~0.8 g/(kg・日)。

(2).钠盐的摄入亦应减少,摄入钠盐量高会促使肾脏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加重肾脏的负担,影响肾脏功能,恶化病情。一般建议每天摄入钠5~6 g。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适当的运动可使血糖降低、减少降糖药的用量,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运动能使自身胰岛素更好发挥作用、提高药物治疗的功效。

(2).戒烟戒酒.吸烟是糖尿病性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6、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如庆大霉素、万古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造影剂及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制剂等等。

(以上图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