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这么多年糖尿病,终究还是看不懂化验单,不要辜负吃的那些苦

文 / 医线天
2017-12-27 05:11

近几年,随着糖尿病发生率的逐年提高,毫无疑问,我国已经成为当仁不让的糖尿病王国。截至2015年,糖尿病患病人数突破1亿人,令人震惊的是有6成患者竟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此外,有权威报道指出,我国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数有5.1亿人,是糖尿病的强大“后备军”。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糖友对糖尿病检查结果一知半解,而糖尿病前期的病人更是知识匮乏,因此有必要系统的学习一下关于糖尿病的检验结果,不仅可以讲给亲朋好友听,更能时刻警醒自己,健康一去不复返,只有自己重视才是正道。

1. 糖化血红蛋白

理解糖化血红蛋白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血红蛋白?

得了这么多年糖尿病,终究还是看不懂化验单,不要辜负吃的那些苦

简单来说,血红蛋白就是氧气搬运工,氧气吸入人体后到各个部位需要血红蛋白的运输才能到达目的地。

而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物,血糖越高,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越多。

得了这么多年糖尿病,终究还是看不懂化验单,不要辜负吃的那些苦

因为人体内红细胞80-120天完全更新一次,因此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也是80-120天更新一次,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临床建议糖化血红蛋白3个月查一次。

如果说单纯的一次血糖值是一个点,那么糖化血红蛋白就是一条线。大家觉得一次血糖的值意义大呢,还是一条线能说明问题!

其实临床医生关注血糖,更关注糖化血红蛋白,因为它代表了你近3个月的平均水平,从中就可以判断你是否按时吃药,是否能严格饮食、运动控制。

得了这么多年糖尿病,终究还是看不懂化验单,不要辜负吃的那些苦

得了这么多年糖尿病,终究还是看不懂化验单,不要辜负吃的那些苦

得了这么多年糖尿病,终究还是看不懂化验单,不要辜负吃的那些苦

2. 血糖

血糖顾名思义就是血浆中的葡萄糖数值,但是强调的是真正有诊断意义的是静脉血种血糖值,而不是平常用针扎测的血糖值,因为针扎测出的值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是毛细血管葡萄糖值,与静脉血中的还是有些差别。血糖高,要确诊,一定要静脉抽血检查。

此外,很多病人的血糖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病人之间,也就是所说的糖尿病前期,这部分亚健康的群体如果通过减肥、运动、饮食控制是有希望变为正常人的。糖尿病前期有两种情况:空腹血糖受损(IFG)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异常即糖耐量受损(IGT)。具体看下图:

得了这么多年糖尿病,终究还是看不懂化验单,不要辜负吃的那些苦

3. 胰岛素释放和C肽释放试验

通常有病人咨询,想了解一下自己的胰岛功能怎么样,自己以后还有没有可能停用胰岛素其实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也不是神仙就能看面相给建议,而胰岛素释放和C肽释放试验是我们指挥棒,它告诉我们怎么办。

胰岛素释放试验:

简单来说就是喝糖水,看看喝糖水前后胰岛素分泌水平。

正常人空腹胰岛素值为5-25微单位/毫升,喝糖水后身体分泌胰岛素应对高糖环境, 1小时胰岛素上升为空腹的5-10倍,3小时后恢复至空腹水平。

如果病人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提示其问题出在胰岛素抵抗方面,治疗上应该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为主,比如用西格列汀之类的药物,配合减肥、运动改善;如果病人胰岛素分泌功能很差,此时应该及时补充胰岛素。总之因人而异,让每个患者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C肽释放试验:

明白这个检查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C肽?

得了这么多年糖尿病,终究还是看不懂化验单,不要辜负吃的那些苦

因为很多病人本身在使用胰岛素,胰岛素释放实验容易引起误差,而结合C肽释放试验便可更准确的评估胰岛分泌功能。其临床意义和胰岛素释放实验一样,都是根据病人检查结果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

看到这,糖友们应该对自己找出自己以往的检查结果对照一下,自己对病情有个清晰正确的认识?

而没有得糖尿病的朋友们也应该拿出自己的体检报告查查自己是不是真的健康还是已经成为了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后备军)?

下一期我将介绍糖尿病核心检查中的尿糖、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尿微量白蛋白(UAER)、血、尿酮体、糖尿病相关抗体到底都是什么?和大家有什么关系......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留言,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方面的,我看到后第一时间解答!

得了这么多年糖尿病,终究还是看不懂化验单,不要辜负吃的那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