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西医花了70~80万都搞不定的问题,却被中医稳定了大局

文 / 健康北京
2021-12-22 18:25

本作品为刘松山医师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松山医案

任老先生瘦高个儿,今年75岁了。第一次认识他是两年前的2019年底,家人推着轮椅进入了我的诊断室(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卡号:3802115),所患之病称为“EVANS综合征”。

这是一种缺乏血小板、缺乏血液红细胞的疾病,现代医学的治疗并没有什么特效药,多数就是治标不治本的应对治疗:

补充血小板而进行血小板的输注,补充红细胞而进行红细胞的输注,反复发病就反复输注。

这病虽然并非肿瘤但也非常难治、非常危重,很有可能会反复发病而长期治疗,因此输血小板、输红细胞成了主要的治法,但实际上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之所以想把他的故事记录下来,还是因为有两点会给人印象深刻:

其一是,中医治疗前任老先生已经花了70-80万元了,住院时间近而且病情没有改善、身体越来越虚弱、吃西药也没效果;

其二是,中医治疗后完全脱离了血小板、红细胞的输注,也没有再住院,中药维持治疗后能够在家正常生活、治疗费用大大减少,身体开始渐渐好起来。

其三是,中医药能够发挥西医药不能发挥的作用,值得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老先生来我院中药治疗也属无奈,之前治疗花了不少费用,差不多快80万了,只是有了医保才可以报销一部分减轻一点压力。

病情虽九死而一生地抢救过来,身体却越来越弱,可是病情的危重却没有解除,治愈的希望还是有些小。

最后仍然是与无数患者相似的救治经历:确实没有办法了,才想起要不要看看中医。现在反思起来,西医治疗没有发挥更好的优势和治疗作用时,尽早中医治疗或许是提高综合治疗效果的一种手段。

2、2018年底,任老先生偶尔会出现皮肤一些小的出血斑,以为是老年人常有的情况也没在意。

到了2019年8月24日,身上特别是双上臂,出血的瘀斑有些明显。

去了距家较近的成都市某三甲医院检查,验血发现血小板只有20多个单位(正常值>100个单位),血小板在这个低水平就很容易出血,所以才有了身上的出血斑。

或许一年前出现出血斑就是血小板开始减少了,只是没有检查就没有发现血小板是不是已经减少了。

由于太低,低于了30个单位这一医学上评判的容易大出血的标准水平,所以医生建议立即转院治疗。

来到成都市另一家著名的三甲医院后在急诊科就诊,复查还是只有20多个血小板,而且发现还有比较严重的贫血只有50多个单位的血色素(正常应该大于120个单位)

由于住院床位紧张,没能住到院,就到了成都市另一家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给予了输血和输血小板的应急治疗。

随后给予了常规的激素、丙球的免疫治疗,以及注射提升血小板的注射针,艰难地把血小板提升到60多个单位水平,距离正常的100个单位的水平还远,而贫血也是暂时纠正而出院,

出院时的诊断就 EVANS综合征:一种血小板减少、贫血同时发生的疾病。

这种病很容易反复发作,不易彻底根治,所以要经常进行应急治疗与处理,或许这只是麻烦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正如和大多数疾病,特别是难治性疾病、慢性疾病差不多,西医的检查很多很详细,应急处理也能够临时解决问题,但正所谓被老百姓扣上“治标不治本”的帽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3、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并没有解决问题:治疗有效,减量或者不用药就效果不好,或者疗效直线下降,导致很多疾病都需要终生用药不能断根。

结果西药的副作用越来越大、副反应的累积效应越来越多,反过头来看疾病的治疗效果呢,其实整体的疗效或者性价比并不好。

在这个时候,百姓常常忘了正是考虑中医药、启动中医药的时候,而且越早越好,因为任何疾病的处理都在于越早发现、越早诊断越好。何况任老先生或许早就有了血小板的减少,只是没有在意而没有去医院检查而已。

如果错过了早期诊治的机会,很多病都会拖得很麻烦很难治。这也是为什么百姓认为中医治疗慢、中医起效慢的原因。

其实原因不在中医,而在于百姓生了病都急于求成,在初期急救以后、没有解决病根的时候,拖成了慢性、拖成了难治才找中医,其实是自已把自已给误了。

如果打个颠倒,这个难治的状态再回头让西医治疗,是不是更难治呢,因为之前都是从急性拖成了慢性、从难治拖成了慢性。慢性病有效已经不容易了,何况根治呢。

话说回来,任老先生的EVANS综合征,或许就是西医很难治愈的疾病,而且事实如此。

对于这个病,常规的治疗之前也用了,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和可供选择的药物:激素、丙球之外,也就是一些打针的药,都是用有效、不用没效,任老先生同样陷入了这个治疗的困境和难堪。

随着时间的推移,激素的用量累积很大,造成的副作用有溃疡、肥胖、多毛、缺钙、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免疫力下降,反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反复抢救性输血和血小板成了恶性循环。

4、果然,在2019年10月经过输血、输血小板抢救后病情稳定出院后,很快复查时又发现血色素下降到69个单位、血小板下降到28个单位,说明病情没有得到控制,EVANS综合征仍然在继续发病。

此后,输血、激素与丙球的反复应用解决不了问题,甚至在一次大剂量冲击丙球以后,大约40支丙球,不得不再次启动已经证明对任老先生效果并不好的常规免疫治疗药物:激素和丙球,最后西医大夫被逼急了,任老先生自述感觉明显的虚弱了不少,整个人起不了床。

西医大夫连并不擅长的中成药“升血小板胶囊”也用上了,还是没有效果。同时在那段治疗期间,采集了不少血样送到了中国最好的血液病研究医院——天津血研所进行检查,仍然是没有查出个什么其它问题,仍然诊断为EVANS综合征。

住院期间,任老先生到了之前的三甲医院血液科诊治,接诊专家仍然确诊“EVANS综合征”,并同意之前的治疗方案,肯定其为常规治疗手段,没有效果也没有办法。

随后医生推荐了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新药艾曲泊帕,一盒药每个月6000块钱,如果没效要吃两盒、每个月12000块钱,还不算其它治疗费用,而且可能要长期用药。

结果吃了药也没有看到效果和希望,激素虽然没有效果还是继续在吃,当然免疫力也持续在损害中。后来,改为盗版的艾曲泊帐(一个月药费1800块),也是需要长期吃,但还是没有效果。

实在没有办法了,在住院期间、在吃激素和用盗版艾曲泊帕的同时,任老先生经人介绍才考虑用中药治疗,于2019年12月20日来我院初诊。

5、当时中药处方以后没几天,尚在住院就发生了严重的严重的细菌+真菌引起的混合性肺部感染,持续高热不退,给予各种强力抗细菌药、抗真菌药。最严重时血氧饱和度降到了70%(正常值为100%),这是感染严重、免疫力极低的表现,原因在于年龄大、持续大剂量激素损伤免疫力所致。

医院已经下了多次病危通知书,各种贵重药、外购药都用上了,其中最好的抗细菌药泰能、抗真菌药伏立康唑及卡泊芬净都用上了。其中由于医院缺药,光外购药就花了近二十好几万,直到2020年的3月后才控制了感染而出院。

出院一个多月左右的5月,在家吃肥肉加餐,吃得稍微多一些不消化,当天下午就腹痛并逐渐加重,到成都市某著名三甲医院诊断急性胆囊炎后并在普外科住院,本次胆道感染与几个月前的肺部感染相似,都是长期激素治疗导致抵抗力下降所致。

普外科主要就切胆囊的手术治疗,没有保守治疗的说法。但是检查发现血小板很低,医生担心术中出血不止、术后出血控制不了,就不敢手术而只能采取引流、抗感染等保守治疗的方法,但没有控制住病情,很快病情加重而转入了ICU进行抢救。

在ICU中抢救前后经历了近20多天的抢救,差不多花了6万块钱才捡回一条命。

到时了这个时候,从发现血小板减少、贫血开始诊断EVANS综合征,到从ICU抢救后出院为止,差不多支出了药费及治疗费用近80万元,其中细菌+真菌引起的肺炎抢救耗资近30多万。

经历了激素降低免疫力、重症感染损伤免疫力、ICU抢救的起死回生,任老先生身体已经很虚弱了。

6、回顾总结一下曾经用的西药如下:贝瑞宁、酚磺乙胺、巴曲亭、激素强的松、激素地塞米松、叶酸、维生互B12、美能、兰索拉唑、甲强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环磷酰胺、可意林、安达、白特喜、升血小板胶囊、碳酸氢钠、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氨甲环酸、康复新液、制霉菌素、聚维酮溶液、福松、开塞露、天晴甘美、泰能、舒普深、拜福乐、阿奇霉素肠溶片、氨溴索口服液、米卡芬净、卡泊芬净、伏立康唑、金双歧、人血白蛋白、硝苯地平缓释片、某露聚糖肽胶囊、氯化钾、阿奇霉素。

经历了这么久的折腾和治疗病情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在胆道感染抢救出院后再次开始中药治疗,

中药的方案集中在:1、控制较低的血小板可能引发的出血风险。

2、中药扶正为主提高免疫功能,主要是健脾益气、补益肝肾、益气养血,以降低感染的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

事实上中药的治疗效果也是明显的,体现在:

以前约两周左右、最快10天就会有一次血小板输注,而中药治疗一个月后出血症状、身上的瘀斑就有减轻;

血小板已经由之前的约10多个单位提升到现在的30-40个单位的水平,既不需要输血小板也不需要输血。

以前皮肤瘀斑明显而现在只是偶尔在受到碰撞以后、打针以后会出现轻微的瘀青,其它时间没有什么出血症状。

可以看到,中药的治疗虽然没有完全使任老先生的EVANS综合征得以康复,但是已大大地改善了病情,降低了出血风险和输血风险,也不再发生任何感染性疾病,体重由之前的80斤左右回升到100斤左右,身体状况已大为改善,生活质量也得以提高。

案例分析与小结:

1、免疫治疗是很多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而激素是治疗的主力用药,EVANS综合征也正是激素治疗的主要病种。

但事实上需要激素治疗的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明显不足:

其一,疗效不明显,或者初期疗效不明显后期疗效越来越弱;

其二,激素必然带来众多的激素副作用,从激素应用的说明书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其三,长期应用对于老年人引起骨质疏松、脱钙甚至股骨头病变,对于儿童引起生长发育障碍、影响身高;

其四,如任老先生一样降低免疫力,引起重症的肺部感染、胆道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这些都与大剂量、较长时间的激素应用有关,属于医源性的。

2、当上述以控制、抑制免疫为主的激素治疗作用有限或者无法发挥作用时,西药对于本病的治疗就明显乏力了。

同大多数难治性疾病相同,没有治疗选择的西药其实是与患者一同陷入了困境,可供选择的辅助治疗药物也很有限,而且对于主要病症意义不大,同时长期治疗的药物副作用很明显、治疗成本与开支也很高,

现实状况是:要么继续无效的激素治疗、其它免疫治疗,否则就是无药可用或许比没有药用更困难。

任老先生的例子很典型,在初期治疗不久就发现了西药无效但还是继续治疗了近半年,随后发生并经历了重症肺部感染、外科胆道感染、ICU抢救治疗过程,导致免疫力越来越差。

3、中药治疗有其独特的、不同于西医发病机制与治疗机制的作用,它的治疗是从中医的辨论治的基础上用药,根据中医的理论与对个体的辨识而给予中药配方,调节病理状态下的人体阴阳而使人体自身具有了平衡机体、调节免疫的作用。

中医的益气养血、健脾益气、补益肝肾,是从中医进行了肝、脾、肾的中医功能的调节,而不是指西医的肝脏、脾脏、肾脏功能的生理调节,从而能够改善、调节人体整体的免疫功能。

实际上,中医功能的调节与西医免疫功能的调节并不矛盾,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进行了人体的生理与病理的调节。

4、当激素治疗老先生的疾病效果差时,中医的治疗或许而事实上发挥了作用。

当然也存在着中医的治疗效果差而用激素治疗效果好的免疫性疾病,这就需要我们对于疑难重病、免疫性疾病甚至其它疾病,在认识与诊治时不要过于给西医与中医诊治划界线,而要从不同的理论、不同的实践中去分析与实践有没有西医或者中医各自的临床应用指征,该中医就中医,该西医就西医,该同时应用就同时应用。

那种强调只有西医能够治病、中医只能配角调理不能治病,或者强调中医只有在西医治不了的时候可以试试,是违背人体科学、临床医学真实世界的错误认识,无疑让适用于中医药治疗的部分人群、部位疾病、部份能够改善的症状或者病情失去了救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