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女子,半夜无法入睡,彻夜难眠!老中医:病根在于肾阳虚

文 / 余容灵讲健康
2021-11-16 18:16

来,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医案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46岁。

啥毛病啊?半夜无法入睡,彻夜难眠。平时,则心烦,脸上颧部发红。

就因为这个失眠,患者多处求医,历经数年,几乎是没有任何效果。以至于此人心中悲观失望,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再难有正常的生活。

不过,再困难,也要治啊。可是越治,患者心中越是绝望。因为几乎所有的医家都告诉她,你脉象弦细,舌红,苔薄腻,这是典型的肝郁化火、心肝火旺之态。但是,接下来,无论怎么对症用药,都无济于事。

这该怎么办呢?患者最后,找到了江苏老一辈中医临床家,郑绍先老师。

郑师看到患者,了解到从前的治疗经历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诊脉。

他发现,患者两侧尺部沉细。舌头虽然红,但是舌苔薄腻。

这时候,郑师有一个大胆地猜想:是不是患者肾阳不足,虚阳上浮而导致的失眠呢?

于是,他提笔书方一首,但见:

黄连,生山栀,巴戟天,山茱萸,大熟地,砂仁,炙远志,生牡蛎、青龙齿,生甘草。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7剂以后,夜里睡眠大大改善。用了14剂以后,患者诸证悉平,夜里失眠恢复正常。多年顽疾,就此而愈。患者别提多高兴了。

这张医案,曾经在1993年的《辽宁中医杂志》上刊发过。我近些年收集到以后,觉得特别好,就收藏起来。

这里头有什么道理呢?

其实,郑师分析得完全正确。患者的病根儿,在于肾阳虚。

这么知道的?前面我说过,患者的脉象,虽然偏弦,但是尺脉沉细。尺脉,候的是肾。尺脉沉细,主肾虚。另外,患者舌头虽红,但是舌苔薄腻不黄。这就和一般的热象不一样。

所以,这个人的问题,很可能出在肾阳不足。肾阳亏虚,下元虚寒,逼得浮阳上越。于是,患者就开始失眠、舌红、脉象弦,颧部发红,心中烦乱。

也就是说,患者的所谓失眠热象,是假的。它是真阳不足,虚阳上浮的表现。

那怎么办呢?当务之急,就是补肾阳。我们看看郑师开的配伍。

这里头的巴戟天,善于大补肾阳。山茱萸和熟地,滋补肾精,于阴中求阳。砂仁行气,令补而不滞。远志一味,可以沟通心肾,安养心神。龙齿和牡蛎,重镇安神。黄连和山栀,可以清心中浮火。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基础,还是在于滋补肾阳。

医案的整个经过,我说完了。

从中,你能领会什么呢?

这就是,阳气, 才是人间第一品的安眠药。

因为肾阳充足,你才不会下元虚寒。下元温固有常,才不会令虚阳上浮。而虚阳上浮,恰恰是引发失眠的重要因素。

这么说,毫不夸张。因为在临床上,确实有一些人,看似有火热之象,失眠不安,但是无论怎么清热去火、清肝安神,效果都不好。最后,尝试一下阴阳双补,以补阳为主,患者的问题很快就改善了。怎么回事?病人其实是缺少阳气啊。阳气,作为一种安眠药,在他体内太少了,发挥不了作用。

其实,这个道理也容易理解。人的睡眠,本身就是阴阳平衡的产物。现在,阳虚了,阴阳失衡,患者肯定就睡不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