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香囊防新冠?且听药师细细说

文 / 阳光下的鱼鱼鱼
2021-11-08 18:47

“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这是流传千年的民间俗语,使用中药香囊驱邪辟秽、保健防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中,官方公布的中医药预防冠状病毒措施中也纷纷将佩戴中药香囊作为中药外治疗法中重要方式之一。

中药香囊防新冠真的靠谱儿吗?请中药师给您详细讲解

中药香囊在预防方面非常安全,且具有一定的防疫效果,主要以提高人体正气以抵御邪气的入侵为主。佩戴中药香囊能预防流感是有科学依据的。现代研究认为中药香囊里的中草药浓郁的香味散发,在人体周围形成高浓度的小环境,而中药成分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芳香气味能够兴奋神经系统,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提高,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同时,中药香囊的挥发成分经鼻吸入,对呼吸道内寄留的某些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和减轻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

佩戴香囊不仅具有预防性,同时也有较好的安全性。香囊中的藏药经过两层包装布的包裹,很好地阻隔了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又能充分散发香囊的芳香气味,也能起到预防作用,高危人群如老人、儿童均适宜佩戴。

疫情期间,中药香囊作为祛邪辟秽的传统方法,被广东、湖北、山东等地区作为预防方运用。不仅各地民众被派发使用,一些医护人员也佩戴了中药香包。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系教授常章富看来,中药香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对人体起到防护作用。

香囊属于中医佩香疗法的一种,是将芳香药末装入特制布袋中佩挂身上,借药味挥发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在我国的运用源远流长。周朝有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防病习俗。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具有祛秽保健作用的香囊,说明汉朝人已经擅长使用香囊防病。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伤寒方上》中各种辟瘟药方所选的药物均以芳香药为主,并且许多药方是采用佩戴香囊的方式使用的。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中就记载了太乙流金方、虎头杀鬼方等多个中药香囊辟瘟处方,方法是将药物打成散,装香囊中悬挂,以起到辟秽作用。除了治疗疾病,香囊在古代还可用作饰物、美容、清新气味,青年男女常用互送香囊的方式寄托情谊。

中药学理论认为,芳香味能散、能行、能开,具有化湿、辟秽、开窍、醒脾等效应。比如,具有芳香味的藿香能化湿,薄荷能辟秽,麝香能开窍,佩兰能醒脾等,治湿阻中焦、神昏窍闭、湿浊困脾等常分别选用。芳香类中药制成香囊内容物,经口鼻吸入,可对人体进行整体调节。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芳香类中药含有的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病毒作用。多项研究显示,芳香类中药对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多种疾病有预防作用。

芳香避

香囊虽好,但佩戴它也是有注意事项的:

1.防过敏。使用香囊前要看使用者是否有过敏性疾病,或者香囊中有没有可能导致使用者过敏的药物;

2.防潮。香囊药物不可受潮,受潮后药效会降低或丧失。更不可沾水,否则部分药材会产生性变,遇水后请及时进行更换;

3.避免高温。香囊遇到高温或可加速药味释放挥发和破坏部分药效;

4.注意对症。香囊因药味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效,使用时要对症应用;

5.防霉防蛀。挂在室内的香囊要注意防霉防蛀。过了有效期的香囊要妥善处理,不可闲置太久。

6.注意有效时间。随身、随车携带,或者悬于室内,药效会随时间延长会逐渐降低,疫情期间建议十天左右一换;

7.严重心肾功能不全或有其他重大脏器疾病者慎用;

8.孕妇禁用。

我们特制作一批十多种名贵药材香囊,这款香囊轻便、灵巧、美观,自用送人皆可。可以挂在孩子书包上挂在脖子上,或放在衣兜里,亦可摆在车里。每日嗅闻数次,可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