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方临床医案练习【每日一期 第136期】

文 / 心血管内科曾昭华教授
2021-09-26 18:15

张某,男,35岁。

感冒半月余,每日上午十时许,恶寒发热,寒多热少,骨节酸楚,至子夜汗出热退。次日依然,周而复始。
服解热止痛片得汗出,汗后仅可舒快一时,继而又热。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微有恶心,大便日行一次,舌淡红少苔,脉象沉缓。

请先思考用哪张方子,再看下面答案!(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患者素体健少病,病后上班依然,虽纳呆恶心,以其脉不弦、口不苦,知邪未入少阳;且从清便自调观之,更未进入阳明,可见正气尚足,邪仍羁留于太阳。
以其势不盛,不宜峻剂发散,拟桂麻各半汤小发其汗。
处方:麻黄7.5g,白芍6g,甘草4.5g,杏仁6g,桂枝6g,生姜3片,大枣5枚,一剂。
二诊:药后全身汗出津津,恶寒发热止,胃纳增加,惟劳动时汗出,此病后气阴虚损也,改用生脉散加味治之。

按语

胡希恕:如果这个人面色反有热色,热色就是红啊,面色缘缘正赤啊,要是这样的话这个病还不是要好的。为什么呢?

这个古人有个名称,叫做拂郁在面,阳气拂郁在表嘛。所以这还是表没解的一种证候,表热它出不来,所以人这个脸发红。人不得小汗出,要一得小汗出就好了。
而且病人的身体呀发痒,要出汗它出不来,那么水份含在皮肤里头,人发痒,你问问他准痒。那么这样子所以他用小发汗方,宜桂枝麻黄各半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