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进补有度

文 / 葵花聊健康
2021-09-14 20:27

又到了碧空澄澈、蟹肥菊黄的秋季,天气也日渐转凉,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能够感到浓浓的秋意,可谓秋高气爽。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全国大部分地方气温下降快速而明显,由于季节的变化和人的体质差异,秋季养生一度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那秋季该如何恰当的养生呢?

起居:早睡早起,防止寒凉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顺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宜早睡早起。早睡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长。

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故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

同时注意添衣也不要过多过快,以便使人体有一定抗御寒冷的能力,所谓“春捂秋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儿童和老年人体质较弱,不同于青壮年人,对冷的敏感性较高,在秋季则要注意衣服的增减,避免受凉感冒。特别要注意让脚保暖,每晚用热水泡脚是秋分时节不错的养生方法。

另外,在秋季借助阴阳消长的变化,因势利导实施艾灸,可以有效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温通阳气、祛风散寒、扶助正气,增强免疫力,还能润燥。

饮食:温润辛酸,进补有度

在风多干燥的秋季,燥邪入侵会使人得病,中医称为“秋燥”,秋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秋分的“燥”多属凉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圣品。可适当多吃些辛酸、甘润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所以要视自身体质适度为宜。

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但秋季进补,不可太过,要适量。首先,无病不要进补,如果无病随意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其次,不要慕名进补,盲目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等;第三,进补应分清虚实,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

运动:适量运动,轻松平缓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时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最佳,汗出即可停止,切勿大汗淋漓,这样既可得到锻炼,又可避免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引发疾病。同时注意运动不宜过早或过晚,太阳升起前、太阳落山后最好就不要运动了。

精神:调养情志,放松心情

按照中医五行学说,肺属金,与秋气相应,在志为忧。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万物萧条,有些人容易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产生忧郁伤感情绪,导致身体内分泌紊乱,产生疾病。因此,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秋季养生,宜动不宜静,动起来才能帮助气血收养,且此时空气质量多佳,多出去走走既可锻炼身体,也能让人神清气爽。当然,除了快步走、跑步之外,登高远眺也是个好的办法,登高远眺很容易赶走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使人内心宁静,宽容豁达,有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