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4种炮制品,功效有什么不同?

文 / 护士网健康
2021-04-15 09:08

大黄,又称黄良、火参、肤如、将军,是中药中一味泻下药。

中医认为,大黄有攻下泻火、利胆退黄、活血化瘀等作用,攻下通便为其第一功效。在麻仁丸、润肠丸、清宁丸、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三黄片、当归龙荟丸等中成药中,包括美容的保健品如排毒养颜胶囊(冲剂),均是以大黄为主药,发挥其泻下功效。

现如今大黄的炮制品可达二十多种,其中以生大黄、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较为常用。那么大黄这4种炮制品有什么区别?

生大黄是将大黄生药洗净切片后放置水中浸透,而后晾干所得。临床主要应用于实热便秘、实证水肿、阳黄黄疸、热淋、疮疡肿毒等病的治疗,用方如大承气汤、茵陈蒿汤、八正散等。

熟大黄也叫制大黄,是将大黄切块后置于容器内加热,待内外皆黑取出,晾干后使用。

大黄在受热后,苦寒之性得到缓和,泻下作用显著下降,药性相对和缓,并增强了活血祛瘀的作用。尤适于老人体虚而有瘀血证者。

常用中成药:大黄蛰虫丸

大黄蛰虫丸:活血破瘀,通经消癥。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癥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熟大黄发挥的作用:在本药品中泻下作用缓和,能减轻泻下的腹痛,增强活血化瘀作用。

取大黄片(块),用黄酒喷淋拌匀,稍闷,用微火炒至色泽加深时取出放凉。大黄经酒炒后,结合性蒽醌有所减少,其泻下力稍缓,但借酒提升之性引药上行,可清上焦实热,又取其苦寒温降,使上炎之火得以下泻,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衄及火邪上炎所致的头痛,目赤,咽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

常用中成药:黄连上清丸、当归龙荟丸。

黄连上清丸:为清热剂,具有清热通便,散风止痛之功效。主治上焦内热,症见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当归龙荟丸: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痛,大便秘结。

大黄炭的炮制方法为将大黄切片后文火加温,待内黄外黑后取出,晾干后使用。大黄炭几乎不再具有泻下作用,反而由于炒炭而具有一定的收敛功效,故能止血。

常用中成药:十灰丸

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血崩及一切出血不止诸症。

使用注意

大黄为峻烈攻下之品,易伤正气,如非实证,不宜妄用;且性味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本品性沉降,且善活血祛瘀,故孕妇、月经期、哺乳期亦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