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透支,脑先知!分享治肾虚头晕的医案,名家手笔,方子教你

文 / 中源健康
2021-03-18 09:10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藏象生理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肾虚头晕这个事儿。

我告诉你啊,肾透支,脑先知。有些时候,脑子迷糊、不清醒,和肾气不足有关系。

早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曾经出过一本集子,记录了当地老一辈中医名家的治验心得。我学习中医的时候,有幸看到,钻研了一段时日。其中,有一则医案,非常典型。我想和你分享。

话说有这么一个人,经商的,姓陈。

这人啊,遇事精于算计,常常用脑思考。由于励精图治,他的生意越做越大,逐渐也是腰缠万贯。

不幸的是,这个人中年丧妻。这对他的打击很大。

后来,他渐渐从悲伤中走出来,续弦一女子。婚后生活,倒也幸福美满,渐渐没了节制。结果,就出问题了。

啥问题呢?他就感觉自己,脑袋晕乎乎,整天都迷糊。晚上睡觉的时候,头向左,感觉脑子里的脑髓都在向左沉下去。头向右,脑髓就向右侧沉下去。要想调整姿势,必须慢慢来,否则就受不来。脑袋晕得邪乎时,就想吐。

另外,还有一个不适,就是咽喉干燥,成天像冒火冒烟一般。

这可怎么办?后来,此人去找中医。医家,也是他的一位好友。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再诊脉,发现脉沉细而弱,立即说:“你这是肾气亏伤、髓海失养。婚后不节,才有此疾”。

商人一听,脸红了,心里想:当大夫的真是厉害,啥事儿都瞒不住。

接着,看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具体药量用了多少,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用的哪些药,却记得一清二楚。这就是:

六味地黄丸,去掉茯苓和泽泻,加入枸杞子、麦冬、玄参、炙甘草、干姜。六味地黄丸原方,是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泽泻、茯苓。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数十剂,诸证悉平,一切安好。

这里头怎么回事呢?

在这里,我们首先得清楚一个基本的中医知识。这就是肾和脑之间的关系。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的先天职能里头,就有生髓的一项。而脑,恰恰是肾髓所藏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说,肾与脑,是一体的。有肾,才有脑。小孩子,脑子一天比一天灵,那是肾气不断升发、充盈的结果。人老了,脑子一天比一天糊涂,那是肾气日渐亏虚的表现。

因此,在治疗脑病的时候,中医往往从治肾入手。

上文中医案的患者,陈姓商人,也是如此。人到中年,肾本已亏。续弦女子,婚后不节。这自然就容易伤及肾精肾气。肾精亏耗,脑髓失养,于是就迷糊。阴津不足,虚热内生,所以就咽喉干燥。

肾透支,脑先知。这在此患身上,已经完全显露出来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自然要滋补肾精肾阴了。肾气足了,问题才会改善。

正因如此,医家采用了六味地黄丸化裁。具体,就是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枸杞子、麦冬、玄参、炙甘草、干姜。

这里头,熟地、山萸肉、山药、枸杞子补益肾精肾阴。玄参、麦冬、丹皮清热生津,以养咽喉。炙甘草和干姜,固护脾胃,以免滋腻之品伤正碍胃。这就是基本意图。

之所以把六味地黄丸的泽泻和茯苓去掉,目的是避免进一步伤阴。

说起来,这也是非常好理解的。

按说,这也是一张陈年旧案了。但是我觉得,它依然有警示意义和实用价值,值得和我的读者们一说。

在现实生活中,肾虚头晕这个事儿,不是少见的。有些人发病,不完全是婚后不节的问题,而是由于过劳、熬夜等问题诱发。有些则完全和年龄因素相关。这样的人,多五十岁左右,正承受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当此际,肾精的亏耗是比较明显的。他们本来在生理节律上,就到了肾阴肾精不足的时候。你再背负压力,过劳伤身,问题自然更明显了。表现出来,就是容易头晕、迷糊,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有的人,甚至眩晕剧烈。

这时候怎么办?如果伴随脉沉细而弱,咽喉干燥,腰膝酸软、足跟疼痛、耳鸣盗汗等问题,不妨可以从滋补肾阴肾精的角度来入手改善。上文医案的用药思路,就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它是前人的经验之谈,是有价值的。当然,非专业读者,要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拟方调治。

总之,你记住,肾透支,脑先知。这是基于中医藏象生理学理论,得出的经验,也是基于临床观察,得出的认识。文老师把它写出来,就权当给您提个醒吧。如果能借此文点醒你,帮你找到病因,那再好不过。

好,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