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叶天士:疫邪重解毒,这个配方及用药思路,不妨了解一下!

文 / 功德健康
2021-03-03 00:18

古往今来,瘟疫类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是蛮大的,而且由于疫病的传染性,让历代医家对此极其重视。对于疫病的诊治,中医的温病学派对此颇有高见。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喻嘉言在《尚论篇》中指出,“兼以解毒”,清代著名的医学家、温病学派四大家之首的叶天士也受此启发,提出“疫邪不与伤寒同例,法当芳香辟邪,参以解毒,必得不为湿秽蒙蔽,可免痉厥之害”。

对于这种情况,叶天士常用的解毒中药主要有金银花、连翘、玄参、金汁、犀角等中药。在叶天士时代,曾有疫气流行,叶天士拟定神犀丹缓解疫毒。那么,神犀丹究竟由哪些中药组成呢?一般来说,这个方剂的来源,目前有三个地方。

一个是《医效秘传》,相传这是叶天士的门人整理的著作;另一个来源是《温热经纬》,这是清代名医王孟英的著作,在《温热经纬》中明确指出,这个方剂是“引叶天士方”。但是这两个来源并不是最早的记载,最早文字记载的神犀丹是在清代医学家魏之琇的《续名医类案》,由此可见,神犀丹确为叶天士所创。

据《续名医类案》记载,神犀丹由“犀角尖六两,生地一斤(熬膏),香豆豉八两(熬膏),连翘十两,黄芩六两,板蓝根九两,金银花一斤,金汁十两,玄参七两,天花粉四两,石菖蒲六两,紫草四两”等中药组成,制作方法是用生地、香豉、金汁捣丸,每丸三钱重,开水磨服。

那么,神犀丹究竟适应什么样的病症呢?据《续名医类案》记载,“凡人之脾胃虚者,乃应其疠气,邪从口鼻皮毛而入。病从湿化者,发热目黄,胸满,丹疹泄泻,当察其舌色,或淡白,或舌心干焦者,湿邪犹在气分,甘露消毒丹治之。若壮热,旬日不解,神昏谵语,斑疹,当察其舌,绛干光圆硬,津涸液枯,是寒从火化,邪已入营矣,用神犀丹治之。”

那么,这个神犀丹的配伍究竟是怎样的呢?全方以犀角、紫草、豆豉清解营分热毒为君药;以生地黄、玄参清热养阴为臣药;以板蓝根、黄芩、金银花、连翘、金汁为佐药,主要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以天花粉、石菖蒲为使药,其中天花粉生津止渴,石菖蒲芳香开窍。全方配伍起来,可以起到清热解毒、凉血开窍的作用。

神犀丹这个配方体现了叶天士疫邪重解毒的学术思想,叶天士认为,疫毒秽浊之气,经口鼻而入,分布三焦,容易“入膻中,干心包”,还容易“迫血妄行”,所以叶天士尤其重视清热解毒的中药,解除血分热毒和气分余毒,比如金汁、连翘、金银花、黄芩、羚羊角、犀角、板蓝根、射干、牛蒡子、淡竹叶、栀子等中药。

总体来讲,神犀丹主要是用来治疗温热、暑疫邪气进入营血之证,病机为热毒深重、耗液伤阴,临床常以高热神昏、谵语痉厥、斑疹色紫、舌质紫绛为辨证要点。不过方中的金汁现已不用,犀角现已禁用(可以用水牛角代替),但它的临床效用却不可估量。不过从叶天士的治疗思路来看,恰当运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对于温病、疫病所致的病症有临床参考价值,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