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3个月,养肝重点各不同!各月的养肝关键抓紧看

文 / 崆峒养生汇集
2021-02-26 18:51

春天伊始,大地回春,万物生发,肝脏又要养起来了。肝对来自体内和体外的许多非营养性物质如各种药物、毒物以及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具有生物转化作用,是人体的卫兵、净化器。

大家都知道春天要养肝,不过在这春三月中,因为温度逐渐由寒转温,肝的阴阳之气也随着春天的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每个月对应的养肝方法是不同的。春天三个月,养肝关键三步走,每一步都要走对了!

养肝三步

正月-孟春:助肝阳

二月-仲春:补肝血

三月-季春:降肝火

*养肝之日均指农历,括号内为阳历对应日期

肝气自测

要想护好肝,必须知道自己肝脏的情况是怎样的,如果您在最近怕冷、面色比较青、指甲的颜色也发青、眼睛视物模糊、舌苔白,就代表您可能是肝阳不足了。

另外就是,如果您经常容易小腿肚抽筋,尤其是夜里抽得都不能睡觉,甚至腿疼到走路都困难,受一点冷的时候情况就会加重,也是典型的肝阳不足的表现。中医认为肝主筋,肝阳不足的时候,就不能温养筋脉,所以就容易抽筋。

春天来了,可是要抓住这三个关键月,养肝了~

正月:助肝阳

农历正月养肝,先助肝阳,来帮助肝脏度过还有些寒冷的时候。五美姜是一个不错的单方。

五美姜

五份干姜、五份盐制白梅、五份甘草、两份檀香、一份甘松,一起打成粉,然后每次取1克用开水冲服,每天2次。

  • 干姜是温性的,有发散风寒、温胃、助阳气的作用;
  • 盐制白梅有舒肝、健脾和胃的作用;
  • 甘草则被称为中药里的和事佬,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助攻干姜来补养阳气;
  • 檀香能够理气驱寒;
  • 甘松有开郁健脾、疏肝理气的作用。

这几味药加到一块,就有驱风散寒、助阳的作用了,能让您浑身暖暖和和的、阳气足足地度过正月。

农历二月:补肝血

关键第二月,阳气通过一个月的进补已经上了来,现在可以开始大补肝脏——为肝脏补血。这里介绍三个方法:

方法一:睡觉养肝不花钱,效果却胜过花钱找

养肝重要的就是要睡好觉,尤其是在晚上11点到3点之间,这个时候的睡眠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个时候是肝经胆经血最旺的时候,我们全身五脏六腑的血都要在这个时候通过肝脏排毒,人卧血归于肝,所以,在这个时间段进入睡眠状态比吃任何东西都管用。

每晚子时(23:00~1:00),此时能进入深度睡眠比吃任何补品、药品养生都管用。

一旦此时不睡,肝脏就会逐渐失去动力,解毒功能也会直线下降,各种毒素排不干净就会直接反应到脸上,痘痘和各种斑就会纷至沓来,尤其是太阳穴和脸颊两边,是肝经和它的搭档胆经的“一亩三分地”,一旦肝的排毒不畅快,自己的后院就会先着火。

方法二:红枣桂圆

直接用一些中药,比如说当归、红枣和桂圆,大家可以做药膳,红枣桂圆直接吃都可以。中老年人吃红枣的时候先剥皮,或者把皮吐掉,因为皮上面虽然有一点营养,但是中老年人要养好脾胃,红枣皮不容易消化,这点营养吐掉不可惜。

方法三:五香糕

另外就是,肝不好的人,脾往往也不太好。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肝病可累(胃),脾病可及肝,它们是互相影响的。所以要肝脾一起调理,这就不能忘了我们的:五香糕。

五香糕

原料面粉一斤、芡实二十克、白术和茯苓各十克、人参五克、砂仁两克。

做法:中药都打成粉,和面的时候一起和到里面,然后加点发酵粉,发酵后蒸成馒头就可以了。

  • 芡实,又叫鸡头米,可以健脾补肾,另外它有收涩作用;
  • 白术是健脾要药;茯苓又健脾又安神,还能祛脾湿;
  • 人参是大补元气 ,益气生津。

用这些药材一起做这样一份五香糕,全家人都可以吃,还能补养肝血。

农历三月:降肝火

阳气、血气都充盈起来了,难免就会上火了。农历三月的时候,外界的温度逐渐升高,总体感觉很舒适,不冷也不热,但是在这个时候,您要开始给肝降火了。

如果您感到累的时候,脸容易红、或者是爱热爱出汗、容易上火、眼睛发红有红血丝、睡眠也不好时,就要考虑是不是肝火旺了。当肝的津液不足时,就会出现阴不敛阳,肝阳上亢,还会引起高血压、口干咽燥、大便干、手脚心热的表现。

而对于肝火旺的人,平时就要多注意补水,早上起来时喝250毫升左右的温水,可以起到预防心梗脑梗的作用。

在饮食上,您可以多吃一些酸甜口味的食物,中医认为酸甘化阴,所以多吃酸甜口,可以养阴生津,降肝火,这个酸甜食物很多,比如西红柿、猕猴桃等。吃饭时多吃点西红柿,平常吃水果侧重酸甜味道的就行了。

春天三个月,养肝关键三步走,每一步都要走对了这肝脏就会好~助肝阳、补肝血、降肝火,三步走好,肝脏自然好,赶紧发给朋友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