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甲状腺结节?不切除会不会消失?看看这些方法就放心了

文 / 科学之春一点号
2021-01-23 00:10

中医里讲到“气生百病”,也就是说:生气会导致许多疾病的产生。

很多人会不以为然,我平时就爱生气啊,也没见自己得什么病啊!但许多人去检查一下,总会出现甲状腺结节问题。

这里的生气,是指生闷气,或者是情绪抑郁,爱发脾气,爱动怒的意思。如果经常爱生闷气,喜欢发火的人,建议去查查甲状腺,女性的话,同时也要查一下乳腺!其实,近几年高发的一种疾病——甲状腺结节就跟爱生气有很大的关系。

甲状腺结节,其实就是甲状腺上长的一个肿块,被称为结节;

这个结节可以是很小的,1毫米,2毫米的,也可以是很大的,5cm,10cm的;一般通过做多普勒超声检查(常说的b超)就能检查出来。

甲状腺是我们脖颈处非常小的一个器官,重量只有20-30克,形状呈H形,像个小蝴蝶。

可不要小瞧甲状腺,它可是我们人体内最大的分泌腺,主要功能是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被许多人形容为“人体的发动机”。

如果你想感受一下自己的甲状腺在哪,可以用手摸一下脖颈喉结处,做一个吞咽动作,喉结处上下移动的那个地方就是甲状腺了。

甲状腺结节是一个肿块,这个肿块不管它,不及时治疗,它会随着人体新陈代谢,逐渐生长变大。

因为甲状腺部位紧邻气管,食道,颈部血管神经,当结节增大到一定程度,会挤压周围的气管,食道,和喉部神经,产生一系列不适反应。

有一部分人,是在感觉脖子憋气,呼吸不顺畅,胸闷上不来气,吃饭觉得嗓子有异物,胃胀难受等不适之后,才去医院检查,被查出有甲状腺结节。

还有一部分人,在体检时,无意中被查出有甲状腺结节,才发现虽然脖颈处没有明显不适,但是身体已经有很多症状表现:像盗汗,失眠多梦,口淡无味,腰膝酸软,痰多等情况。

西医学认为,其病因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碘摄入、接触放射性物质等有关。

《济生方·瘿瘤论治》说:“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大抵人之气血,循环一身,常欲无滞留之患,调摄失宜,气凝血滞,为瘿为瘤”。

情志不调,肝郁气滞

简单理解:就是一个人,爱生气,生气多了,导致体内的气,排泄不出去,堵在身体里了,往往会在胸腹中形成中医所谓“横逆”的气滞。

为什么我们去中医那里看病的时候,许多大夫都会说, 一定不要“生闷气”这个闷气就是指排泄不出,郁滞在体内的气。

中医里讲:肝有疏泄闷气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长期的郁忿恼怒或忧思郁虑,使体内气机郁滞、则导致肝气失于条达,体内的气排泄不出去,导致气凝滞日久,气是推动血运行的,如果气滞,则会使血液的运行受到障碍而产生血行瘀滞。

据统计,甲状腺结节女性人群发病率为20%-70%,女性和男性的比例为3 :1,这跟女性群体爱生气,爱计较,精神压力大,都是有很大的关系。

饮食失宜,脏腑功能失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上,种类丰富,大鱼大肉,各种零食小吃不断,导致营养过剩,加重肠胃负担;

还有的人,不按时吃饭,盲目减肥,扰乱正常的脾胃工作规律,时间久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脾胃亏虚情况。在中医里,脾胃是一家。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他们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脾胃乃“后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意思是人体的气血(能量)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的。脾胃将食物转化为气血能量后,向上输送到各个脏器中,向下将代谢废物输送到大小肠,排泄出去。

长期饮食失调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再加上,长期的肝气郁滞,横犯脾胃,出现脾胃运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湿运化能力减弱,水湿内停,停而成饮,饮凝为痰,痰凝为结,痰凝血淤形成结节。

简单理解,甲状腺结节发病的主要病机:就是体内肝郁气滞,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气血郁滞,痰湿凝结颈前,日久引起血脉淤阻,以气、痰、淤三者合而为患。

中医里认为甲状腺结节发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人体正气虚弱。

“瘿瘤之症,虽有气滞,痰凝,血淤之别,但其发病之内在因素,即是人体正气虚弱”。这里的正气,是指人体对疾病的防御、抵抗和再生的能力。也就是西医里常说的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

由于正气不足,以至病邪乘虚而入,结聚于经络、脏腑,导致气滞、痰凝、血淤等病理变化,酿成瘿瘤之病。总体来说,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跟饮食、情志这些外在因素有关,跟体内脏腑功能失调和体质虚弱,这些内在因素也有关系,所以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不能单一而论。

现在有许多患者,在查出乳腺结节之后,再去检查甲状腺,发现同时伴有甲状腺结节;还有的患者,不但有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还伴有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以及淋巴结。

这部分患者,大多数都是脾虚痰湿体质,脾胃功能虚弱,体内水湿堆积,加上爱生闷气,导致气滞痰凝,在身体里各个部位都形成了结节,这就是体质的问题了。

在治疗上,就不能单一的只治疗甲状腺或者只治疗乳腺了,而是要从体质入手,全面调理,要改善脾胃亏虚的情况,也要调理肝郁气滞的情况,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情绪等外在因素的调整。

西医的治疗方式

西医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是治标,是依据循证医学的思路。什么是循证医学:就是严格依据检查报告,再结合穿刺情况,来决定如何治疗。如果根据检查结果,判断结节是恶性的,就直接开刀切除结节。

如果报告显示结果是良性的:

1、如果结节很大了,压迫到周边气管、神经组织了,影响正常生命活动了,就手术给切除。

2、如果结节不太大,不影响吃饭、睡觉,不对生活造成影响的,都可以先不用管它,以观察为主。什么时候,结节长大了,影响呼吸睡觉了,再给切除。

这种治疗思路非常科学严谨,但是很多人忽略到一个现实问题:术后结节的复发问题!

不光是甲状腺结节切除后,可能复发,所有的肿瘤,结节,都是这样,像乳腺结节、子宫肌瘤等等,手术之后,都有复发的可能,像许多癌症也是如此,虽然将肿瘤物切除了,但是过了5年、8年,肿瘤依旧有可能再次复发。

结节手术复发、无法彻底治愈,这是西医治疗结节肿瘤类的疾病,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解决的一个难题。

西医治疗疾病,最终的治疗目标就是追求一个正常值。

像治疗高血压,如果血压(收缩压)高于120mmHg了,那就要吃降压药,力求把血压降下来,如果吃一粒不行,就要增大剂量,直到能把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值内为止。

诸如此类的,还有糖尿病,冠心病、血液检查等等。只要这些疾病的数值回归到正常范围内,就算是达到了治疗效果。

但事实是,即便是回归到正常值后,你的身体就真的恢复健康了吗?

在中医里,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还要讲究辨证分型,不同症型的结节,表现出的症状和舌象也各异,治疗上也要区别对待

中医治病,是从病因入手,结合脏腑理论,辨证分析,治疗目的则是要求全面调理,综合治疗,不光要治病,更要治未病,不光给你治疗结节,还要给你调气血、调脏腑。

像甲状腺结节,中医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在于:情绪、饮食、体质失调这三个方面。

在治疗上,不光要通过药物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同时还要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积极进行情绪的调节。其次,也会分析患者的体质类型,针对目前已经存在的体质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改善。

第一种症型:肝郁气滞型

主要症状表现:颈前有肿块,疼痛,胀闷憋气,咽有阻塞感,午后发热、多汗、头痛苦喜饮,疲乏,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数。

治疗方法:疏肝理气,解郁消肿。

第二种症型:脾虚痰湿型

主要症状表现:颈部肿块,头晕多梦,痰多而粘稠,疲乏、舌质红、苔黄腻浊,脉弦。

治疗方法:健脾利湿,化痰软坚。

第三种症型:肾阴不足型

主要症状表现:颈部肿块,腰酸痛,耳鸣不寐,盗汗,神疲,舌红少苔,脉沉细。

治疗方法:滋阴补肾。

第四种症型:脾肾阳虚型

主要症状表现:颈部肿块,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头晕目眩,四肢不温,纳食腹胀,口淡乇味,脉缓或沉迟。

治疗方法:温中健脾,扶阳补肾。

任何一种疾病的发生,都是身体内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偏颇导致的。中医里讲到的,五脏六腑,共生共存,相互影响。其中一个脏腑发生病变,必然会影响其他脏腑的正常运作

甲状腺结节的发生跟脾胃功能失调联系很大。因为脾胃主运化,脾胃功能失调,体内水湿运行不顺畅了,导致痰凝,再加上肝郁气滞引起的气滞血瘀,痰气淤血互结,形成的结节。所以,许多患者通过中医方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时候,大夫都会建议他要同步调理脾胃,就是这个原因。

1、对症治疗

辨证体质、辨别结节类型,通过药物调理改善身体环境,积极对症治疗。

2、体质脏腑调理

相关脏腑的调理,比如脾胃,比如肝肾等脏腑功能的调理改善。

3、生活方式调整

科学规律的调整自己的情绪、作息、饮食,要想断病根儿,生活方式调整是非常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