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味很少野生的中药,上能通鼻窍,下能调肠胃,外能润泽肌肤

文 / 青姐说健康
2021-01-08 18:10

农村地区是一个巨大的中药宝库,有些中草药随处可见,也有一些中草药很少有野生的存在,如果野生的中药少而需求量大,那么就会让它的经济价值随之升高,成为让农民能大面积种植的经济作物。

这其中就有一味很少野生的中药,但各地的农村地区均有栽植,它入药上能通鼻窍,下能调养肠胃,外能润泽肌肤,它就是中药白芷。

中药白芷是伞形科植物白芷或者杭白芷的干燥根,因植物根色白而芳香得名,分布地区比较广泛但多数属于栽植。值得一提的是,野生白芷与栽植者相同,不存在孰优孰劣之分,均以独支、皮细、外表土黄色、坚硬而光滑、香气浓郁者为佳。

中医认为,中药白芷能行散风寒,芳香而走窜,所以能用于通窍,尤其适用于风、寒、湿邪阻滞而鼻窍不通者,被称作鼻塞鼻渊要药,并常与相似的中药辛夷同用。这也就是中药白芷“上能通鼻窍”之功。

中药白芷如胃经喝大肠经,能生散清阳,也能温通气机,调养肠胃,常用于肠胃虚寒、食积、肠胃之气停滞而腹胀等,并常与中药桂枝与人参、丁香等同用。白芷也常用于脾胃湿热引起的口臭,并常与白豆蔻等一起使用;如果脾胃、肠道虚弱,消瘦而经常乏力者,中药白芷可与白术等同用以养脾胃和肠道,既下能调养胃肠。

中药白芷在李时珍的著作《本草纲目》中记载有“长肌肤,润泽颜色”,是古人润养肌肤的常用品之一。除此之外白芷还能祛风止痒,能消皮肤的斑、粉刺、癣等,也就是外则润泽肌肤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白芷虽好但也有弊有利,一是阴虚血热者不宜使用白芷;二是有极少数对白芷过敏者不宜使用。再就是中医虽然认为白芷无毒,但纵观历史记载,有极少数的人使用不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由此可见,中药白芷的应用比较广泛,每年的用量和需求量都比较大,而真正的野生药材相对较少,所以在各地农村很多大面值种植白芷者,既能为中医药发展做出贡献,又能获得不菲的收入,可谓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