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心火,益肾水!五劳七伤也适用——夺天造化丸

文 / 仙人果健康私人管家
2021-01-03 18:10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方剂-夺天造化丸,一看名字就有如虹气势,衍生有夺天造化诀、夺天造化功,夺天造化经等玄幻小说。言归正传,夺天造化丸,最早见于元代古代医学丛书《济生拔萃》,这是当时官至中书左丞的杜思敬辑集的。由于该书传世极罕,此方后由清代医家凌奂在《饲鹤亭集方》收录 。

夺天造化丸用药极多,由针砂(煅)、大麦粉、红花、木香、泽泻、当归、赤芍、生地、牛膝、苏子、麦冬、川贝、陈皮、枳壳、香附、山楂、神曲、青皮、丹皮、地骨皮、五加皮、秦艽、川芎、乌药、玄胡、木通,共26味药组成。

为啥能称为夺天造化丸呢?其有降心火,益肾水,脾肺兼补,润而不燥,调理气血的功效。

主治的,内伤脱力,五劳七伤,九种心痛,诸般饱胀,胸膈肚痛,虚浮肿胀,内伤脱力,跌打损伤,行走气喘,遍身疼痛,精滑阳痿,肠红痞塞,面黄腰痛,妇女砂淋,白浊淫带,经水不调,产后恶露不尽,小儿疳膨食积都在其治疗范围内。

这里谈一谈前两种症状“五劳七伤”“九种心痛”涵盖的范围。

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形劳意损伤神,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九种心痛:泛指上腹脘部和前胸部的疼痛。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

分类:横满连胸,名肺心痛;下连胃脘,名胃心痛;连脐,名脾心痛;连腰,名肾心痛;连胁,名肝心痛;时止吐清水,名虫心痛;中恶腹痛,名疰心痛;寒邪外干,名寒心痛;悸而痛,名悸心痛。

如此多的心痛症状,夺天造化丸都能治,这还只是所治症状的一部分!难怪创制人为其命名夺天造化,而不是简单的取个26味丸这类只见数字不见气势的名字呢!

虽则名字取得挺大,但十全十美之方毕竟少有。有人就指出,若用以治疗劳伤疼痛等还不错,但如果作为滋补之品常服,就不适宜了。而且,此方运用药材太多,中有相克之品,于正养身体并不好。

说出这些话的,是当代著名学者和医生陆锦川,原文见于他所著《养生修真证道弘典》:此方名夺天造化丸,是谓可夺天地造化之机也。然立方治佐杂乱,用药替出,殊失自然造化之机趣。若用以治劳伤疼痛等,则或可臻效,若以之为补滋之品而常服,则谬矣!盖方中罗有消克之品、于正养殊不宜也。”

其实陆锦川医生所讲的道理,在信奉是药三分毒的中国人看来,那么多的药材组成的方药,没有三分也是有二分毒的,如果不是身体确实虚弱,需要治疗,有多少人能想到用其滋补呢?

说到“是药三分毒”,可能不少人存在误解,以为凡是吃药,就是在吃毒品,事实上,如果身体有病,药物的毒性就会自然而然去攻病,也就不存在有毒之说,但如果没有病或病浅,却乱补药,毒性一身劲儿没地方使,当然就会横冲直闯扰乱身体,令身体不适了。

由此延伸,也别将“有病治病,无病防身”奉为正理,得看使用在谁身上,以及使用的是什么药材。

【注意】上文中引用的方剂,在于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问题,在于为同行和病家提供参考,带您更好地感受祖国传统医学的魅力,绝不意味着向各位推荐中药,更不是鼓励各位自行购买服用。